11月18日,全省教育大會在成都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出席會議并講話。我校師生收聽收看大會新聞后,紛紛暢談學習體會,表示大會催人奮進、鼓舞人心,要全面貫徹落實大會精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為加快推進教育強省建設作出新貢獻。
校黨委書記張烈輝表示,全省教育大會的召開,為新時期四川教育改革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充分展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系統謀劃。學校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一流黨建引領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用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在真抓實干上下功夫,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以“雙一流”建設為牽引推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引導廣大師生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建成世界一流能源大學和百年名校而不懈奮斗!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建春表示,全省教育大會是在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我校將以本次全省教育大會的召開為契機,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堅持以深化教育改革為引擎,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健全完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完善和發展創新體系,推進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強國強省建設貢獻石大力量。
教務處處長廖柯熹認為,曉暉書記在全省教育大會的講話吹響了教育強省的新號角。以立德樹人強、培養體系強、支撐引領強、影響輻射強、動力活力強為根本要求,全面部署了推進教育強省建設的重大任務。我們要聚焦一流人才培養,錨定目標,深入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譜寫四川新篇章貢獻西南石油大學更大的力量。
科研院院長楊兆中談到,大會提出要大力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為高校科技管理部門,要通過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實現教學與科研的深度融合;要優化科研管理體制,解決重大項目和交叉學科研究中心的領導機制、隊伍組織、項目和經費管理等問題;加強團隊建設,創新科研組織管理模式,以大學科的視野實現學科間的交融、合作和發展;促進產學研用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
研究生院院長李早元感慨,全省教育大會的召開,讓我更深刻體會到高質量推進“雙一流”建設是一項重大使命,我們要緊緊圍繞“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通過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和增強動力,更加突出培養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爭創世界一流的目標導向,積極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貢獻力量。
南充校區黨委常務副書記方可談到,全省教育大會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要求,進一步明確了教育強省建設的工作路徑,為南充校區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指引和新的思路。我們將優化管理運行機制,強化人才培養質量,深化校地交流合作,全力以赴培養高水平工科應用型人才。
石工院院長張智認為,本次大會對于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們將奮力弘揚石油精神,主動適應“雙碳”目標下的油氣能源安全需求,增強服務“氣大慶”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發展的能力,努力培養快速適應油氣現代產業需求并成長為引領產業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師,扎實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能源領域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和辦學水平,為推進能源強國建設而不懈奮斗。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崔發展表示,學院將在上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守正創新,突出能源特色,著力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堅強陣地,扎實推動四川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化工院教師余亞蘭認為,全省教育大會是加快推進四川教育強省建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我們要切實擔當起培養服務川渝天然氣千億產能基地的化工卓越工程技術人才的重任,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
經管院教師余璇說,四川省教育大會的勝利召開讓我備受鼓舞。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將積極貫徹大會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甘做無私奉獻的大先生,努力培養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
機電院輔導員、我校2024年輔導員年度人物章志華談到,學習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后,我深刻感受到高等教育擴優提質行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會強調持續深化對“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時代課題的認識,讓我意識到教育工作必須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和區域產業緊密結合,培養出更多能夠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高素質人才。我將以此為工作方向和行動指南,不斷優化工作方法,為中國式現代化交出“強國有我”的青春答卷。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2023級碩士生、首屆飛翔班班長羅揚的感受是,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對于個人成長和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積極踐行大會精神,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專業2023級博士生、四川省大學生年度人物鄭超說,學習四川省教育大會精神后,我深感使命與創新意義重大。創新是履行使命的關鍵,特別是非常規思維創新。能源勘探挑戰復雜,常規方法受限,唯有以非常規思維創新技術方法,突破困境,才可為能源事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法學專業2022級本科生、中國石油獎學金獲得者吳永錚(錫伯族)談到,大會不僅明確了教育在培養德才兼備人才中的核心地位,也讓我進一步認識到作為新時代法律學子的責任與使命。我將以會議精神為指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民族團結事業,不斷提升法學素養,朝著成為能源特色法律人才的目標不斷前進,為推進法治四川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四川省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銀獎獲得者、南充校區2021級黃小芹表示,作為青年學生,應樹立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把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與自身發展相結合,做出無愧于歷史的事業,用實際行動回應黨對青年學子的期望。
(采寫\謝娜 徐鴻濤 羅文雙 王天崇 任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