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對標“雙一流”建設標準和一流人才培養要求,藝術學院充分依托“講·賽·踐”平臺,積極拓展育人空間,引導學生學新思想、講真感悟、誦新時代、賽真本領,取得良好效果。
學院立足學科專業優勢,搭建四向并進的多維共建育人平臺,廣泛舉辦各項特色活動,如“愛+美育”思政大講堂、話劇展演等,著力打造“一節課、一論壇、一沙龍、一賽場”校園學生社區“賽”與“講”平臺,積極營造全員參與的濃厚氛圍。學生在“學”中堅定理想信念,在“講”中提高邏輯思辨與語言表達能力。
依托學院搭建的“培育-競賽-孵化”三級教育實踐平臺,廣泛開展以賽促練、以賽促學、以賽促思。學生在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中榮獲銅獎,在第十屆江蘇廣電未來金話筒主持人大賽中獲場館解說組全國亞軍、禮儀文化組全國十強、綜藝主持組全國十強,在四川省“青年學黨史?奮進新征程”大學生有聲閱讀黨史作品展播活動中獲中文組特等獎1項、英文組一等獎1項,在第九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四川賽區總決賽中獲亞軍。藝術學子在多項賽事中獲國家級、省級、校級比賽獎項29項。
在學院組織的一系列社會實踐與專業實踐活動中,藝術學生展現了新時代青年信念堅定、吃苦耐勞、勇于擔當的精神。今年暑期有21支隊伍奔赴各地基層一線、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等,深入了解國情、社情、民情,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7月,學院與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陽曲縣融媒體中心等地簽約建4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普實踐教育基地。藝術學子既在實踐中提升了自身的政治領悟力與道德修養,又在精準對接社會用人需求和學生成長需求中,提升了就業競爭力和職業勝任力。
“時代新人需要合力共育,在未來,學院將堅持多向并進、協同育人,繼續依托‘講·賽·踐’平臺,做到三鏈融合、四向發力、五維聯動,力爭學生全覆蓋、活動有內涵、育人見實效,培育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石大藝術人。”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姍說。

藝術學子參加有聲閱讀黨史作品活動

藝術學院舉辦“愛+美育”思政大講堂

藝術學院一站式社區“青年青語”領學計劃

藝術學子獲“以史為鑒 立德鑄魂”講演比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