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利完成四天線下烈士紀念園社會實踐后,7月13日至15日,西南石油大學石工院尋黨跡紅色基因傳承團迅速轉向線上階段,開展為期三天的“云端祭掃傳薪火”主題實踐,通過深化歷史研究、創新內容傳播與探索可持續行動機制,實現紅色基因在數字時代的深層次傳承。本次活動突破傳統紀念形式,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和網絡平臺,探索紅色基因傳承在數字化時代的新模式與新路徑,展現了青年一代對紅色文化的創新性傳承與擔當。
小隊成員通過檔案庫和網絡平臺,對川西軍區部隊歷史進行了梳理與研究,不僅了解了部隊參加抗美援朝的光榮歷程,還研究了部隊建制調整的歷史背景與時代意義。這一過程體現了當代青年用學術態度對待歷史、以專業精神挖掘紅色基因的嚴謹作風。
在傳播方式創新方面,團隊展現了極強的時代適應性。他們不僅觀看學習現有的紅色數字資源,更主動探索新媒體傳播路徑。隊員們結合Z世代特點,總結出了通過短視頻再現歷史場景、搭建虛擬紀念館、開發線上互動祭掃程序等一系列創新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可以,讓紅色文化傳播更加貼近當代青年的接受習慣,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擴大紅色精神的傳播半徑。
此次“云端祭掃”活動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通過數字化、研究性與創新性相結合的方式,為紅色基因傳承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團隊用當代青年特有的方式致敬歷史、傳承精神,讓紅色血脈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開辟了紅色教育實踐的新境界。



供圖:黃毅倫,劉雋杰
供稿:劉雋杰,鄧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