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我院在思學樓C210面向2025級全體本科新生開展了新生適應性教育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由2025級本科生輔導員詹蕓主講,旨在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大學階段要求,科學規劃學業與生活,實現從高中到大學的順利過渡。
講座以“自我認知與大學適應”為核心,圍繞“我是誰”“我可能遇見什么”“我可以怎么做”“我關心的問題”四大維度展開。開篇,詹蕓以“雨點變奏曲”互動游戲活躍氣氛,隨后引導新生結合自我介紹深化身份認知,通過解讀《大學》中的“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內涵,闡釋大學教育的核心價值,幫助新生明晰大學生身份的責任與意義。
針對大學可能面臨的挑戰,詹蕓系統分析了學習、生活、人際三方面的變化:從高中6門課程到大學多類課程的“6到66”轉變,從三點一線到多元活動的生活模式變化,以及從有限人際到廣泛社交的關系拓展。她結合潘展樂在巴黎奧運會上100米自由泳破世界紀錄并奪冠的案例,鼓勵新生以積極心態擁抱不確定性,同時結合《學生手冊》中綜合素質測評標準,強調學業與實踐能力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并介紹了學校圖書館、心理發展與服務中心等資源的使用方式。
此次講座為新生搭建了認知大學、規劃成長的平臺。學院將持續秉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通過系列適應性教育活動,助力新生夯實成長基礎,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大學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