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四川省影視廣播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年會系列報道之三——年會主題分會場取得圓滿成功
2015年12月12號下午14點30分,于西南石油大學行政樓208、209會議室展開學術年會主題會議討論。本次論壇設有廣播影視教育論壇和研究生論壇兩個分會場。來自重慶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在內的九所高校的教師和研究生,對本次大會的主題發表了最新的學術觀點和討論。

廣播影視教育論壇中,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湯天甜發表主題演說《媒介融合視閾下的廣電人才培養》,針對媒介融合出現收視率下降,廣告收入下滑等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即要學會互聯網思維,掌握融合技術等法案來解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碰撞所產生的矛盾。四川音樂學院傳媒學院院長包德述教授發表主題為《藝術類高校廣播影視人才專業的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的演講。包德述教授針對大學生教材培養落后于實際需求的問題,表達了自己關于媒介思維的觀點。同時,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從創意到成品都依附于媒介思維和批判能力,掌握媒介思維是每一個廣播電視人才所應該掌握的能力。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教授劉迅對發言進行了點評。同時,劉迅教授針對各高校優秀教師提出的媒介教育觀點用三句話高度概括:廣電人才的培養,態度決定一切!效果說明一切!思考就是一切!精彩的點評贏得師生們的高度評價。

同時進行的研究生論壇中,來自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張誠首先發表了主題為:《真相的尋求與驗證-互聯網環境下電視新聞價值的再發現》的演說。以巴黎街頭槍擊案新聞視頻為導入引出互聯網電視新聞的采集、傳送模式。并且講述出互聯網新聞在現代傳播的快速性與其的便捷性。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白凡林發表論文《新媒體下的影視“亞文化”》。并且提出現代我國影視文化投入都是面對小群體的觀點。比如:電影《失戀33天》這類電影雖然有不錯的票房,但是和好萊塢大片抗衡還有很大的距離,分析出現代電影媒體推送的不足。四川文化產業學院宣傳部副部長張學勤教授對研究生們的精彩演講做出點評。并提出影視文化的發展一定與時代相結合,但又要快于時代的腳步的觀點。

本次年會分會場討論展示出四川省廣電行業教師團隊的高水平學術研究成果。同時也體現來自四川省各高校后起之輩們的精彩演說。分會場論壇于16點30分取得圓滿結束。(責編/李晨 文/謝亞杰、唐安、左夢玲)
上一條:2015年四川省影視廣播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年會系列報道之二——學術年會開幕式順利召開 下一條:2015年四川省影視廣播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年會系列報道之四——全體會員大會暨閉幕儀式圓滿落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