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至10日,經過前期籌備、討論醞釀之后,中華禮儀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該研究會首席顧問由前外交部禮賓司代司長、中國前駐斯洛文尼亞共和國大使魯培新先生和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著名的“知心姐姐”盧勤女士擔任,教育部信息中心核心能力辦公室主任許湘岳先生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單志艷女士擔任顧問,著名禮儀培訓專家呂艷芝老師擔任會長,我校藝術學院教師林莉當選常務副會長。

魯培新大使、盧勤老師在呂艷芝會長陪同下步入會場
自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發布《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大背景下,中華禮儀文化研究會應運而生,她是全國群眾性禮儀教育研究學術團體,由熱衷禮儀教育、培訓、研究與實踐的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自愿組成的非盈利性社會組織。研究會的宗旨是:擁護黨的領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禮儀先進文化,倡導禮儀新概念、新理念,推動禮儀服務產業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為社會的全面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成立大會上,討論通過了研究會章程,選舉產生了以呂艷芝為董事長的研究會董事會。

首席顧問魯培新大使為研究會董事會成員頒發聘書
首席顧問知心姐姐盧勤老師在成立大會上飽含深情的闡述了禮儀之于國民素質的重要性,并指出雖然我們現在經濟實力增強了,物質富裕了,但精神層面還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中華禮儀文化研究會的成立很有意義,對提升國民素質,提升中國軟實力很有必要。

盧勤老師講話
魯培新顧問在成立大會上做了“對外交禮賓工作的認識和感受”的講座,他說,我們現在經濟發展,國際地位增強,已經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但國民禮儀教育遠遠不夠,顯得不協調,有損國格、人格的事情時有發生。中華禮儀文化研究會應該更早成立。魯培新顧問用香港回歸儀式、中美建交等鮮活的案例,闡明了禮賓工作的重要性,最后,他勉勵各位老師,不僅要做好禮儀教育、培訓、服務工作,更要努力做通才,做雜家,多多學習世界歷史知識,多讀經典名著,多欣賞古典音樂,使禮儀教學更加豐滿、充實。

中國女性形象工程形象大使、中華禮儀文化研究會會長呂艷芝對2015年研究會工作進行了布置,她說,研究會匯聚了來自全國各省份的專業禮儀培訓師,大家一定要努力,牢記首席顧問魯培新大使和知心姐姐盧勤老師的囑托,在2015年,多在各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高水準的公益沙龍活動,為禮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貢獻。
會后,記者采訪了林莉老師,她表示將立足本校實際,抓好學校禮儀教育,以面試禮儀培訓為突破口,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為西部地區禮儀文化事業發展多做工作。

中華禮儀文化研究會成立慶典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