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成都,陽光突破略顯陰霾的天空為人們帶來暖意,而在藝術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溫暖人心的喜訊也頻頻傳來。
10月23日,李樂豪同學參加第七屆全省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演講比賽獲冠軍;10月25日,曹玉蕊、畢佳佳兩名同學參加校“強國復興有我——巾幗心向黨、奮斗新征程”女大學生演講比賽同獲一等獎;11月2日,慕卓茜、畢佳佳兩名同學參加第十五屆上海大學生電視節主持人大賽獲三等獎和優秀獎;11月9日,曹玉蕊同學參加四川省第一屆紅色宣講員大賽獲退役軍人組銀獎;11月12日,李樂豪、慕卓茜、薛焱瑋三名同學參加四川省大學生鄉村振興網絡主播大賽獲一等獎,其中李樂豪獲冠軍!

藝術學院學子在四川省紅色宣講員大賽現場
這些喜訊,正是對藝術學院近年來堅持將“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和基于評價的持續改進”理念落到實處的最好詮釋。早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而在學院看來,持續邁向“雙一流”的建設征程中,面對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目標,想要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專業建設無疑是起到架梁搭柱作用的重要一環。

藝術學院學子在四川省“學憲法講憲法”線上決賽現場
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培養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藝術學院一直重視專業學科建設,自建院以來,秉承“德藝周厚、知行合一”的院訓,堅持“藝術與科技融合,多學科滲透、理論與實踐結合、跨專業協同育人”的辦學理念,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思路。
2021年11月,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之后,專業建設整體提質,人才培養成效進一步凸顯。該專業實施規范化對標建設,有效推動了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更加以“學生有價值成長”為目標,課程的內容、評價更符合產出導向。尤其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達到“有稿能播、無稿能說、提筆能寫、前期能拍、后期能編”的綜合能力,適應如今采編播一體化的行業需求。

參賽選手與指導教師在四川省大學生鄉村振興網絡主播大賽現場
如今,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藝術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建設的目標已經更為堅定和明確。未來,一流專業必將為一流人才培養寫就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