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與西南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電影史年會日前在重慶北碚隆重召開。本次年會聚焦“1930年代的中國電影:藝術追求、文化風貌、家國情懷”主題,吸引了百余位電影史專家、學者參加。我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師李晨赴重慶西南大學參加為期三天的2017年第六屆中國電影史年會。

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宋培學致辭
30年代復雜的電影創作、理論、文化、產業等話題一直是中國電影史學界關注的焦點。因此,本屆年會得到了海內外數十所高校、科研機構的220余位專家學者的熱烈響應,年會收到論文133篇,其數量為歷屆之最。經過專家評審的嚴格審閱,遴選出其中69篇進入年會。本屆年會學術觀點的激烈碰撞和交流互動,彰顯了研究者嚴謹的治學態度、獨到的史學視角和敏銳的洞察力,對早期中國電影史研究做出了實質性的推進。

北京電影學院鐘大豐教授發言
為期三天的論壇包括主論壇、分論壇、學術放映等諸多環節,理論研究、影史探析、人物研究、文本個案、性別表達、電影方志、媒體與教育、產業與公司、有聲電影等十個主題分論壇對1930年代的中國電影史展開討論,全程均設點評和互動環節。

分論壇討論現場,上海大學陳犀禾教授正在點評
年會期間,還安排了8部難得一見的早期珍貴影片的學術放映,其中包括紀錄片、喜劇片、劇情片等多種類型,皆為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影片。

藝術學院教師李晨與2011級畢業生樊昊(現為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碩士在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