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學院團委領導下,經學院青志協組織協調,6月25日,我院學子赴四川省都江堰市,圍繞地震災后社區開展為期六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本次活動以“記錄災后重建歷程,傳播抗震精神力量”為主題,聚焦災后社區生活、文化記憶保護與基層治理,通過實地調研、文化傳播、志愿服務等形式,積極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西南石油大學2024級藝術學院“筑夢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共計10名成員參與其中。
6月25日團隊正式抵達都江堰市,在幸福家園社區開展開營儀式,了解社區背景及災后重建歷程。下午,隊員們前往中心廣場及文化展廳參觀,實地感受地震遺址保護與重建成果。晚間召開第一次討論會,分組擬定調研路線與采訪提綱。
 
圖為會議結束之后 組內負責總結會議的成員認真記錄會議重點
6月26日上午,分組采訪老住戶,記錄他們在震后十余年的生活變遷。
部分隊員前往文化服務中心,調研社區文化活動開展情況。下午,隊員在社區小廣場舉辦“童心筑夢”兒童手工課堂,與孩子們制作防災主題手工畫。 繼續開展居民采訪,并完成首批調研日志與照片采樣整理。 實踐團隊協助社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協助清理花壇、張貼防災科普宣傳海報。
 
團隊成員充當防災主題宣傳講解員
6月28日上午前往防災減災教育館,深入學習抗震救災知識與應急預案建設情況。
下午舉辦“安全你我他”科普講座,由成員輪流講解逃生技巧及心理調適,反響熱烈。夜間記錄小結并完成第一支社區宣傳短片粗剪。
 
成員結合相關要求 在到達入住地的當晚就進行短篇提綱撰寫
走訪社區圖書角與老人活動室,了解災后文化設施建設情況并進行拍攝記錄。與社區工作人員就“新時代社區文化治理”進行圓桌訪談,整理訪談實錄并撰寫成文。傍晚開展總結性志愿活動,走進相關社區黨員文化墻,認真了解其文化內涵

相關文化墻展示 成員認真領悟其精神內核
6月30日,進行最后一次集體調研走訪,對前五天工作進行補充與完善。 晚間舉行結營儀式,隊員代表發言分享心得:“在這片曾經廢墟的土地上,我們見證了重建,也重塑了自己。”

本次志愿服務既是對災后社區的深度調研,也是一次思想洗禮與情感共鳴。團隊成員在汗水與微笑中加深對社會現實的理解,在記錄與服務中筑牢青年責任意識。筑夢鄉村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將繼續秉承“知行合一、服務社會”的理念,在廣袤的中國土地上講述更多屬于時代與人民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