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強化作風建設與育人使命的有機融合,6月25日下午在思學樓B407,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姚明淑以“從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時代價值透視鑄魂育人的初心堅守”為題,為全院教職工黨員講授專題黨課。黨課圍繞文化根脈與時代解碼、引領作風建設的實踐圖譜以及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召喚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行了深入解讀。
 
  姚明淑以“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的箴言開宗明義,通過“徙木立信”的歷史典故,深刻剖析了中央八項規定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內涵與目標。她指出,從“行為規范”到“價值引領”的升華,正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推進自我革命的生動寫照。結合教育工作者職業特性,她提出“嚴管厚愛相統一、約束賦能相轉化、守正創新相融合”的三維解讀框架,揭示出作風建設與教書育人的內在邏輯關聯。
 
  十年磨一劍,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姚明淑用詳實數據勾勒出作風建設成效圖譜:政治生態持續凈化,教育領域系統性變革成效顯著,群眾滿意度連續攀升。她系統闡釋了“頭雁領航、精準施策、文化固本”的治理智慧,特別強調教育戰線實現“三個轉變”的深刻變革——從“行政本位”轉向“學術本位”,從“技能傳授”升級為“價值引領”,從“紀律約束”內化為“育人賦能”。這些實踐成果,正是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最生動的詮釋。
 
  聚焦教師職業規范,姚明淑援引《禮記·學記》“教者也,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的古訓,提出新時代教師要恪守“三慎之道”:在跨文化傳播中要“慎言”,筑牢意識形態防線;在學術活動中要“慎行”,嚴守科研誠信底線;在日常言行中要“慎獨”,涵養高尚師德師風。她著重強調,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需在“三個增強”(紀律意識、黨性修養、履職能力)和“三個落實”(師德師風建設、監督管理機制、責任追究機制)上持續發力,將厲行節約融入日常,用清正廉潔潤澤課堂。
 
  姚明淑在總結時指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基因”,必須融入血脈、化為行動。她號召全體教師黨員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把作風建設成效轉化為育人實效,在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征程中,書寫外語人的忠誠與擔當。
 
  本次黨課既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也是一堂生動的師德培訓。與會教師紛紛表示,將把紀律規矩轉化為日常習慣,讓作風建設成為教書育人的隱形翅膀,以清朗師風帶動優良學風,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智慧力量。
 
  
 
  黨課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