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盆地在深層天然氣勘探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盆地深層油氣勘探理論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四川盆地深層—超深層天然氣勘探也是國家“十三五”油氣重大專項重要研究領域,為了進一步做好四川盆地深層油氣理論研究及油氣勘探工作,實現四川盆地深層油氣勘探新的突破,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聯合于2019年1月26日至27日在成都召開了“四川盆地深層油氣勘探理論與技術成果交流會”,會議主要圍繞四川盆地構造特征、深層儲層特征及改造、烴源巖評價及熱演化、油氣聚集規律、地球物理技術等主題進行了成果匯報、交流和深入研討,大會包含了25個主題報告和自由討論兩部分,我院陳偉、周路、孟立豐、余養里4位老師應邀參加了學術交流會,其中陳偉教授作了題為“四川盆地構造變形特征與演化”、周路教授作了題為“大貓坪地區長興組生物礁及含氣性地震識別方法”的主題報告,引起了與會代表極大的興趣。
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聯合主辦。出席會議代表約100余人,參會單位有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中石油杭州地質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東方地球物理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中石油長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中石油大港油田有限公司等單位。
大會通過激烈討論和深入交流,與會專家學者針對上述5個議題所展現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觀點形成了比較集中的認識和充分的肯定,這對四川盆地深層油氣勘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陳偉教授作報告

周路教授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