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平凡”的故事,卻是一次不同尋常的交談,從‘兩彈一星’到‘863計劃’,什么才是科學精神?9月16日,地球科學與與技術學院積極響應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我院師生通過線上觀看和學習了2019年四川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
我院研究生各黨支部成員、院學生干部代表以及實驗室?guī)熒謩e在會議室A302、D404和D408教研室通過線上觀看學習,聽杜祥琬院士“講故事”,與杜祥琬老師“談學習 論人生”。杜祥琬院士用自己的故事為師生們詮釋“科學精神”。第一,科學需要嚴謹。曾主持核試驗診斷理論和核武器中子學的精確化研究,為我國核武器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他,在談及自己科學探索過程中表示,科學容不得半點疏漏;第二,科學需要積累??蒲械倪^程需要無數(shù)次復雜和精細的實驗,而從小的實驗中看透端倪就需要功底,當積累到一定功底,科研自然便可水到渠成;第三,科學需要無私。在中華大地上,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家都是這樣無私奉獻著。故事講到最后,杜院士語重心長的對廣大青年說:“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會有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價值觀,一個有希望的國家和民族,必定會有一批又一批的新人,選擇崇高的價值觀”。
觀看現(xiàn)場非常安靜,同學們聽的極其認真。相信,大家對科學的定義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我院師生將一如既往秉持著嚴謹、踏實、無私的科學精神,續(xù)寫屬于自己的故事。(圖、文/周增園)

學生黨支部觀看現(xiàn)場(一)

學生黨支部觀看現(xiàn)場(二)

學生干部代表觀看現(xiàn)場

師生在實驗室觀看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