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戰“疫”期間,為積極響應國家和學校的號召,堅決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落實“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地科院研究生導師在行動??v使遠距離的山水相隔,老師的諄諄教導也能透過那冷冽的屏幕,溫暖著同學們求知的心。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為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影響,扎實推進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的教育工作,地科院教師積極履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疫情期間,地科院李飛、彭軍、譚秀成、朱仕軍等多位導師要求實驗室團隊研究生嚴格按照學校要求不得提前返校,安心居家隔離學習,保護身心健康為第一原則,同時導師們紛紛利用網絡,云端在線指導研究生學習,延期不延教,保證疫情期間研究生培養質量不打折。
李飛老師為了解決學生在學習研究中遇到的困難,精心策劃線上“云”指導,以不定期視頻會議的方式,能夠針對每位研究生提出的問題及時做出相應指導。在每次交流會之前,李老師都會詢問大家的近況,再三叮囑每位同學注意安全防護。疫情雖然阻擋了同學們回學校的步伐,但是卻不能阻擋大家學習的熱情。

李飛老師線上“云”指導
彭軍教授通過QQ、微信、電話等方式及時向全體實驗室學生傳達政府和學校發布的相關防疫文件,經常與學生交流疫情進展,關心每一名學生的身心健康,并提醒學生盡量不要外出,外出務必戴好口罩。在學生學術指導上,不同的年級指導重點不同:研一同學以完成課程修讀學分為主,并逐步熟悉科研項目資料,查閱文獻編寫讀書報告;研二同學以撰寫發表CSCD論文為主;研三同學則是畢業論文的撰寫。當彭軍教授看到對學生工作學習有益的文章或是通知時,都會立刻轉發到實驗室交流群中,要求學生做好閱讀、摘抄等工作,并堅持每周一花費一天的時間來閱讀審查學生們提交的周報,及時作出相應的指導。

彭軍老師指導學生截圖
譚秀成教授通過電話連線、實驗室QQ群提醒、討論組語音通話等方式督促同學們學習,與學生展開學術交流的碰撞,耐心為學子答疑解惑。碩士生謝康在譚秀成老師的在線指導下完成了“鄂爾多斯盆地奧陶系……”等2篇文章的撰寫,準備投稿。團隊碩士生鐘壽康因過年回家沒帶硬盤,資料都在實驗室電腦里面,無法開展論文寫作,譚老師則擔起了從實驗室為學生快遞硬盤的任務。此外擔憂研究生畢業寫作進度并及時進行在線指導,譚老師更加注重對李明隆等5位碩士生以及蘇成鵬、羅思聰2位博士生的畢業論文指導,嚴把論文質量關,延期開學學位論文質量不打折。
假期期間,該團隊研究成果豐碩,實驗室多位研究生投稿文章被國內外主流期刊錄用或在線出版,如碩士生胡笙、喬艷萍的文章已被國內主流期刊《沉積學報》錄用,博士生趙東方在高水平SCI雜志《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發表論文一篇。

譚秀成老師指導學生qq截圖
朱仕軍、楊巍老師實驗室面對的地震解釋方向及大量地震數據處理計算必須應用工作站,實驗室研究生們紛紛苦惱于論文和地震數據都只能在實驗室工作站才能開展工作。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實驗室老師在工作站上安裝Teamviewer軟件并將遠程登錄ID、密碼發送給研究生,研究生就只需要在家里用電腦用Teamviewer用戶端進行登錄,同樣可以在家進行地震數據處理解釋工作。研究生們紛紛表示該方法行之有效,在非常時期解決了大問題。

朱仕軍、楊巍老師指導學生QQ截圖
以上幾位導師的工作僅僅是我院導師在線指導研究生學習生活的小部分縮影,疫情期間,按照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地科院研究生導師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云端學習交流,通過在線“云”指導的方式積極督促學子科研學習,及時解決學生在學業上的疑難之處,極大確保學生在導師的指引下建立正確、清晰的專業知識系統。地科師生們齊心協力的“云”端學習方式在網絡上建立起一道別具風采的抗“疫”防線,相信在地科院所有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定能攻克時艱,夯實基礎,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