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早8:00,地科院“培養地學精神”地質+課堂思政活動在博學樓B207成功開展。本次活動主要由周翊老師主持,并以“培養地學精神——地質+課堂思政”為主題,讓同學們上一堂蘊含愛國主義精神專業課,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專業課堂,教學過程發揮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的作用,使專業教學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教育灌輸和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增進學生愛國情感。
課程開始后,周翊老師首先講到了幾位知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如盧梭、陶行知等先生。兩位先輩都提出了一個觀點,教會學生讀書的辦法勝過交予知識。即“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這也正契合了地質人的精神,自己動手探索新的世界,前人的資料永遠只是參考,一切真理都需以自身去探尋明了。通過幾位先輩的告誡,向同學們表達了自主學習與探索追求的重要性,建立了學生心中初步的地質精神模板。
接著周翊老師開始了巖漿巖巖石學專業部分的講解,在周老師幽默風趣的言語中,同學們知道了我國著名的礦床學及地球化學家涂光熾老前輩,以及他的五十六字治學格言。學習了老院士赤誠的愛國熱忱、求實的研究作風。也知曉了隱姓埋名,甘為國家隱居幕后的馮景蘭老前輩,以及無數為了國家事業,民族前進,探尋真理而淡泊名利,不懈追求的地質人。最后,周翊老師以溫家寶總理的話結尾,希望同學們做一個關心世界和國家命運的人。課程結束后,有同學動情地說到他被老一輩地質人無私的奉獻精神,嚴謹的地質精神所打動,決心學習先烈,為美好祖國的建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質人始終將國家利益放置于個人利益之前,將國家需要高于個人需要,在傳授知識與技術的同時,隱性地向學生灌輸時代價值觀與正確理念,使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不知不覺地接收到思政教育的浸潤,更好地發揮專業課這個主陣地的作用。

周翊老師講解我國知名地質學家馮景蘭先生

周翊老師向同學們傳達地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