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新疆油田首席技術專家、西南石油大學校友雷德文、唐勇兩位教授受邀在學校明志樓B105報告廳作了精彩的專場學術報告。會議由地科院院長黃旭日教授主持,地科院黨委書記朱江、羌塘盆地研究院副院長付修根以及地科院和石工院300多名師生參加了報告會。
大會報告前,由黃旭日院長和朱江書記分別代表西南石油大學和羌塘盆地研究院向雷德文和唐勇頒發了兼職教授聘書。

朱江書記向兩位教授頒發兼職教授聘書
會議伊始,黃院長對兩位教授進行了簡要介紹。雷德文、唐勇教授均為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企業首席技術專家,長期奮斗在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科研一線,致力于勘探認識創新和物探技術進步,推動了準噶爾盆地油氣大發現,是全球最大整裝礫巖油田—瑪湖凹陷十億噸級大油區和國內最大頁巖油田—吉木薩爾10億噸級頁巖油大油田發現的突出貢獻者。其中瑪湖油田的發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兩位專家名列貢獻者名單前列。
唐勇教授作“從準噶爾盆地四大油區發現之旅看全油氣系統地質理論發展趨勢”為主題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唐教授從盆地構造背景、盆地結構、源巖特征和儲層特征四方面介紹了盆地基本石油地質特征,提到新疆北部二疊系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頁巖油富集帶之一,進而從近期勘探成果分析了盆地進入中下組合勘探新階段所面臨的四大轉變。唐教授詳細講解了含油氣系統理論沿革及面臨的重大革新,著重講述了四大油田發現之旅中四次地質認識創新與超越,強調了準噶爾盆地已進入富烴凹陷中下組合常規——非常規油氣并重勘探新時代。唐教授進一步向老師和同學們分享了四大油氣區發現之旅與全油氣理論實踐以及全油氣系統理論意義和未來發展趨勢。唐教授向大家分享了大油區發現的四點啟示與勘探生涯的感悟,他表示培養優秀勘探家應具備的四大素養,要做具有扎實專業功底的地質家、極強創新意識的發明家、敏銳洞察力和縝密邏輯推演思維的偵探家以及高昂找油激情的演說家。

唐勇教授作報告
雷德文教授在“深部巖性地層與復雜構造高精度地震勘探技術及成效—以準噶爾盆地為例”的報告中,先從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指明了油氣勘探已經走向了深部領域,其中準噶爾盆地“深、非、隱”勘探成效突出,深部是近期最重要的戰略勘探領域。隨后介紹了富烴凹陷深部地層所面臨的挑戰、關鍵技術和主要成效,其中重點介紹了關鍵技術,包括高密度長排列采集技術、“兩選、兩單”生態采集技術、層源雙控多次波壓制技術等。他詳細講解了前陸沖斷帶深部復雜構造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做法和明顯成效。“十三五”以來,依托深層地層巖性勘探配套技術取得6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發現,特別是瑪湖、吉木薩爾兩個10億噸大油區的發現,為油田可持續發展夯實了資源基礎。最后,雷教授表示深部領域勘探前景廣闊,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技術進步和重要發現,但在地質認識、鉆錄測井、試油工程及物探技術方面仍然面臨著諸多新的困難和挑戰,需要多專業精英聯合攻關,共同推進。

雷德文教授作報告
報告后兩位專家與師生們進行了交流,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講解,并對同學們學習與成長寄予了殷切希望,也指出了油田對畢業生知識結構的要求。專場報告持續了三個小時,整個會場座無虛席。唐教授和雷教授淵博的知識、嚴謹的論證給到場的老師和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不僅學習到了深部領域油氣勘探的相關專業知識,而且拓展了學術視野,增強了學術研究信心,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圖、文/胡欣欣、唐濤、劉人萍)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