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師生之間交流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12月13日,地科院成藏地化科研團隊黨支部召開學術交流會,會議內容主要是團隊老師和博士生針對如何書寫學術論文和項目報告進行講解。此次會議由黨支部書記路俊剛主持,團隊全體師生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首先由青年教師李勇針對中英文學術論文進行講解。中文期刊題目講究“廣而遠”,要求具有寬廣的范圍和較深遠的意義,以小見大—以研究的較小內容去印證大思想。結構上要求“因刊而異”,不同中文期刊對結構有不同要求。所寫內容規劃上“大同小異”,結構嚴謹、問題突出、詳略得當、特色鮮明。英文文章相對中文而言,題目上講究“實事求是”,文章題目無需多具特色,但一定與文章內容高度契合,結構上基本“千篇一律”,都是固定的結構,內容上與中文相符,但區別在于英文突出研究的實驗方法和技術。
接著,由團隊優秀博士生肖正錄針對論文圖件繪制和項目報告書寫技巧進行講解。好的圖件能給審稿人和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對文章內容有著錦上添花的作用,肖博士就對圖件線條的粗細、顏色的搭配、字體的大小和圖件的組合方式等進行了詳細講解。此外,還對項目報告與學術論文的區別以及具體要求做了方法介紹。
會議最后,路俊剛老師指出,好的寫作技巧是方向標,但真正提高寫作能力的關鍵還在于腳踏實地,珍惜寫作訓練的機會,不斷練習、不斷修改、不斷提高,希望團隊每個學生都既能腳踏實地,又能產出科研成果,不負國家和學校的栽培。(圖/文 付曉燕、肖蘇琦)

寫作技巧講解現場

路俊剛老師進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