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成都召開,2021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發表講話祝賀并致敬獲獎科技工作者。270個項目(人選)榮獲2021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1人獲得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5人獲得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3人獲得四川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61個項目獲得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40項、二等獎83項、三等獎138項。
我院2項成果獲2021年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其中西南石油大學作為牽頭單位與第一完成單位、我院范翔宇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地面井與鉆場孔協同抽采薄互層煤層氣關鍵鉆采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21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西南石油大學作為牽頭單位與第一完成單位、我院蘇培東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地鐵隧道工程淺層天然氣危險性評價及施工關鍵技術”項目,榮獲2021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范翔宇教授牽頭的“地面井與鉆場孔協同抽采薄互層煤層氣關鍵鉆采技術及應用”項目是在國家級、省部級及校企合作項目的持續資助下,針對地面井與鉆場孔協同開采薄互層煤層氣關鍵鉆采技術難題,研發了薄互層煤層氣井孔偏斜監測與軌跡控制技術、井孔變形分析方法與失穩評價技術、鉆場孔變形破壞動態監測與維護技術及裝備;發明了薄互層煤層氣井重復壓裂快速選井方法和穿層壓裂射孔位置優化方法,研發了不含穩泡劑的煤層氣井低傷害泡沫壓裂液體系;揭示了煤層內氣體賦存、運移與放散的關鍵特性,研發了煤層氣輪替抽采技術及裝備;提出了地面井先行抽采與鉆場孔補強抽采相結合,水力壓裂與輪替抽采相配合的地面井與鉆場孔抽采薄互層煤層氣的時空協同新模式。成果是在薄互煤層地質與鉆采工程基礎理論研究上研發的系列煤層氣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充分體現了工程地質一體化重要思想,其中薄互層煤層氣輪替抽采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整體成果得到規模化應用,引領了煤層氣開發行業的技術進步。
蘇培東教授牽頭的“地鐵隧道工程淺層天然氣危險性評價及施工關鍵技術”項目主要針對含油氣盆地淺層天然氣運移規律、致災機理不明,淺層天然氣隧道施工風險大,泥巖地層盾構機漂移、餅化等關鍵難題,揭示了淺層天然氣生成機理、運移模式和賦存規律,首次提出了一種適用于評價含油氣盆地淺層天然氣對隧道危害程度的方法;提出基于TSP的隧道淺層天然氣綜合超前預報方法,構建了長距離地鐵隧道一體化安全風險管理信息平臺;基于流固耦合理論,提出了一種淺層天然氣抽排長距離地鐵隧道工程中淺層天然氣的防災理論與方法,研發了一套降低地層中淺層天然氣濃度的抽排設備;提出了盾構機超前鉆孔處理泥巖地層盾構機及管片大漂移的技術,解決了泥巖地層中盾構漂移量大糾偏難的技術問題;研發了城市軌道交通隧道近距離穿越建構筑物礦山法施工技術,提出礦山法近距離穿越建筑物的基于初期支護結構的樁基托換體系。(圖、文/陳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