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趙曉明教授獲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近日,中國地質學會第18屆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銀錘獎)評審結果正式揭曉,我院趙曉明教授獲“銀錘獎”。
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于1989年設立,是中國地質界青年的最高榮譽獎,分為金錘獎和銀錘獎,每兩年評選一次。該獎項旨在表彰在地質科技領域取得突出成績、思想和科學道德好、在青年同行中樹為榜樣的優秀青年地質科技工作者。此次評審從地質、礦產、石油、煤炭等全國地質行業推薦的候選人中,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初評、公示、終評等評選程序評選產生50名獲獎者,其中,金錘獎獲獎者10名,銀錘獎獲獎者40名。
趙曉明教授長期致力于深水沉積與油氣地質研究,專長深海油氣田開發地質研究,是我國最早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學者之一。先后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四川省重點研發以及其它省部級以上縱向課題14項,承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委托攻關項目17項,帶領團隊突破早期深海水道勘探尺度的沉積學認識,創新提出深海水道開發尺度沉積構型定量模式,豐富完善了深水沉積理論體系;突破陸上傳統儲層表征方法,創建了地質模式驅動的深海水道儲層構型表征技術,為深海油氣藏增儲上產做出了貢獻。相關成果成功應用于尼日利亞、赤幾、安哥拉、剛果、巴西等全球著名深海油氣勘探開發區,以及中國東海、南海、渤海等海域,助推了我國海洋油氣事業發展,為我國“走向深海油氣開發”提供了地質理論和技術支撐。趙曉明教授先后入選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自然資源部第七批全國油氣督察員、中國科協十大代表、中國石油學會油氣藏開發地質學組學術委員、四川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石油學會地質勘探專委會副秘書長,是《天然氣工業》、《沉積學報》、《海相油氣地質》編委會委員,《沉積學報》“深海碎屑巖沉積地質”專輯特邀客座主編,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

趙曉明教授工作照(一)

趙曉明教授工作照(二)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