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2日至26日,第21屆國際沉積學大會(21th International Sedimentological Congress)在北京市開幕并以線上會議形式召開。會議共有來自44個國家的100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受疫情影響,本次沉積學大會所有活動均在線上開展。
西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趙曉明教授及韋恒葉教授在大會中圍繞深水沉積構型機制、非常規油氣沉積學等主題做了特邀報告,我院教師李飛、魯子野、張喜及博士(碩士)研究生雍錦杰、李世鑫、馬知恒、劉宇龍、Massine Bouchakour、黃浩、馮林杰、聶應、方銳、盧騰輝、武雪婷、龔宇坤、牟蜚聲等分別在大會中做口頭匯報。除此之外,還有三十余名師生在大會中進行了海報展示。充分展現了我校在沉積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擴大并提升了西南石油大學的國際影響力。
我院趙曉明教授、韋恒葉教授及李飛副教授聯合本領域專家,分別召集了本次大會的專題會議T9-4(地下沉積構型表征);T9-5(非常規油氣沉積學);T7-8(碳酸鹽巖沉積:從相分析到全球變化)和T11-3(原位分析在沉積學和地球生物學的發展和應用)。
除此之外,本次大會上,我院張廷山教授作為第一領隊的線上野外考察VFT09:“貴州興義—關嶺地區三疊紀沉積地質與關嶺生物群”取得圓滿成功。貴州省興義—關嶺地區三疊紀海相地層發育良好,保存完好。該地區沉積物分化明顯,海洋爬行動物化石豐富而完美。本次大會野外考察是國際沉積學界首次大規模開展線上野外考察,張廷山教授團隊順利完成了線上野外路線的建設,直播時長2小時,為國內外專家學者理解三疊紀極端氣候下碳酸鹽臺地演化的生態沉積過程影響以及生態響應和反饋機制提供重要參考。
國際沉積學大會是國際沉積學家協會(IAS)舉辦的最富盛名的全球性沉積學頂級學術會議,每四年一屆,本屆為首次在中國召開,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主辦,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沉積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學會沉積地質專業委員會聯合協辦。會議主題為“沉積學新征程:從太平洋到喜馬拉雅”,共設置了11個議題,66個分論壇,以全線上會議形式舉辦,取得巨大成功。據悉,第22屆國際沉積學大會將于2026年在新西蘭惠靈頓舉辦。

線上口頭報告交流

線上野外考察交流

VFT09貴州興義—關嶺地區三疊紀沉積地質與關嶺生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