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到4月2日,第六屆全國地圖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在成都市新都區舉行,會議由我校聯合其他8家單位主辦。中國工程院王家耀院士、郭仁忠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張新長院士、吳立新院士、李滿春院士,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祝效華教授、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秘書長譚明建教授級高工等出席并在主席臺就座。會議采用線上、線下方式舉行,來自全國地圖與地理信息科學領域100多家單位500余名專家學者和行業人士參會。開幕式由我院院長黃旭日教授主持。
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祝效華教授代表學校對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學校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發展概況。他表示,地理信息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關系到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地圖學對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大會設主會場和分會場。主會場有11名專家進行大會報告,內容覆蓋了地圖學基礎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應用。
作為首位發言的院士,王家耀院士首先對西南石油大學為大會籌備所做出的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并以“堅持守正創新:地圖學未來發展的思考”的主旨演講拉開報告的序幕。作為中國地圖學家和地理信息工程領域專家,他從文化和哲學維度,從守正創新、地圖學基礎研究新特點、地圖學研究范式的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背景下的地圖學由“分化”走向“綜合”、地圖哲學引領和人工智能推動地圖學進入新時代5個方面闡述了地圖學當前的熱點和重點問題。
郭仁忠院士以“泛地圖學底層邏輯與研究框架”為主題作大會報告,他以人類與動物的感知能力為切入點,介紹了地理可視化的更多追求,展示了新時代、新技術背景下的地圖發展,重點闡述了泛地圖這一概念。
武漢大學杜清運教授作了題為“地圖與地理信息科學基礎學科范式的思考”的大會報告。廣州大學張新長院士作了題為“城市時空智能化信息平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的大會報告。信息工程大學華一新教授作了題為“現實世界的模型:從地圖到數字世界” 的大會報告。河南大學王光霞教授作了題為“全息地圖研究與思考” 的大會報告。西南交通大學朱慶教授作了題為“復雜山地環境數字孿生表達” 的大會報告。中科院地理所王英杰教授作了題為“為未來制圖-需求驅動的供給應變”的大會報告。華東師范大學唐曦教授作了題為“Geo-Inforgraphics:地圖信息融合設計思考與實踐” 的大會報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陳占龍教授作了題為“基于深度對抗學習的多層級網絡瓦片地圖智能生成” 的大會報告。我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科負責人王澤根教授作了題為“地理空間的變化與地圖學的發展”的大會報告。
分會場上,55名專家和青年學者分別圍繞“空間數據智能處理與綜合、地圖空間認知及發展、新型地圖技術、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空間認知與空間分析應用”展開了專題報告研討。我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8位師生參加了本次盛會并作報告,其中王澤根教授作了題為“地理空間的變化與地圖學的發展”的大會報告,汪宙峰、楊洋、甄艷、張蕎老師分別在第四、第五分會場作了《城市地下生命線安全智能感知與空間認知研究》、《油氣管道完整性管理場景下的空間認知》、《基于GAM地震多屬性融合的儲層砂體展布空間可視化研究》、《基于遙感大數據的農作物精細制圖研究》報告;博士研究生雍志瑋、碩士研究生楊也、鄭雪分別作了《青藏高原極端氣溫時空格局制圖》、《能源綠色發展時空格局分析制圖技術及實驗》、《基于貝葉斯空間回歸模型的區城滑坡易發性與強度風險制圖》報告。
學術沙龍環節由吳立新院士主持。院士、專家們從“哲學思考——概括與唯美;制圖方法——專業與大眾;表達形式——傳統與創新”3個方面展開了互動交流。
閉幕式由我校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王澤根教授主持。2024年第七屆全國地圖學理論與方法研討會將在長沙中南大學舉行。
本次大會由西南石油大學、中國測繪學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地圖工作委員會、中國地理學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制圖專業委員會、中國測繪學會邊海地圖工作委員會、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四川省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四川省地理學會主辦,由我校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土木工程與測繪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和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承辦,由四川永鴻地理信息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圖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都垣景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協辦。

大會開幕式現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圖學家和地理信息工程專家王家耀致辭

祝效華副校長向大會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作報告

大會沙龍討論

王家耀院士與我校師生合影

會旗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