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會議于2023年8月13日在山東青島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勝利閉幕。會議圍繞巖相古地理、生物古地理、構造古地理、沉積學、層序地層學、遺跡學、儲層地質學、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以及綜合研究等各個方面開展專題學術研討。會議共收到論文摘要696篇,組織大會報告15個,分組報告379個,設有21個專題,其中主題報告69個,展示成果104份。

朱筱敏教授做報告
我院趙曉明、李飛、閆建平、陳雷、劉明潔、王利超、肖笛、楊雪飛、李紹瑞、李旭彪、郭杰、牟月、熊敏、李娟、曾子軒等30余位師生前往會場交流并作口頭報告。其中,4個主題報告涵蓋重力流沉積及其油氣意義、測井地質學在非常規油氣沉積儲層評價中的應用、碳酸鹽生產過程的定量評價等多個領域,展示了我院在沉積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沉積學是地球科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研究地球表層的沉積物及其形成、演化和特征,對于認識地球歷史演化和環境變遷、探明自然資源和環境演變規律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次大會上,與會者們深入交流了沉積學領域的前沿知識和研究方法,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為推動沉積學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積極貢獻。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我國沉積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能量,也為全球沉積學界的發展提供了經驗和參考。
古地理學是研究地球歷史時期不同地區地理分布、地貌、氣候和生態系統等方面的科學。通過分析古代地理環境的變化,古地理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地球上不同時期地理特征的演變,以及這些變化是如何影響生物進化、氣候變化和地質過程的。沉積學則是研究沉積物(如巖層、泥沙、碎屑等)的形成、分布、組成以及沉積過程的科學。沉積學涉及了從沉積物的顆粒大小、形狀、結構到沉積環境的分析,可以幫助科學家重建過去的地質歷史,理解地球上各種地質事件的發生及其對沉積物的影響。這兩個學科在地質學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研究地球歷史的不同方面,可以揭示出地球變化的過程以及與之相關的生物、氣候和地質事件。
在本次大會上,與會者們深入交流了古地理學和沉積學領域的前沿知識和研究方法,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為推動古地理學和沉積學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積極貢獻。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我國古地理學和沉積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能量,也為全球古地理學和沉積學的發展提供了經驗和參考。

部分參會師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