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重要子活動之一——首屆川渝科普大會在綿陽舉行。四川省副省長鄭備出席并講話,四川省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正林,四川省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鄧建軍,綿陽市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范國濱,中國科學院院士蒙大橋等院士、專家出席。重慶市科協、四川省科協、綿陽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上發布了川渝科普系列榜單。基礎地質教研室王浩錚副研究員結合地學科普特色,指導地質學21級研究生張易創作《孔茲巖,一塊巖石標本的科學旅行記》獲評“2023年度天府科技云科普創作百佳作品”。同時獲獎的還有三星堆博物館、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調中心、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西南醫科大學等單位創作的涉及文物歷史、地質災害、醫學健康等作品。
我院獲獎作品以科普語言及前衛的視覺設計講述了孔茲巖與探索早期地球之間的關系,讓大眾了解地質學家是如何探索地球曾經并預測地球未來。引導大眾思考如何與地球和諧相處,并激發青少年對地球科學的興趣,兼具科學性、知識性、通俗性、藝術性與趣味性。
首屆川渝科普大會以“共筑科普新未來 服務雙城經濟圈”為主題,由四川省科協、四川省科技廳、重慶市科協、重慶市科技局、綿陽市政府主辦,是川渝兩地聯手打造的廣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從業者參與科普、投身科普、交流合作的平臺,也是廣大城鄉群眾學習科學、體驗科學、感受科學的科普盛宴。此次發布川渝科普榜單,旨在樹立科普榜樣、宣傳科普典型。
此次活動受到了中國新聞網、人民網、四川電視臺、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進一步擴大了科普作品的影響力,為川渝地區的科普事業注入了新的動力,也讓更多市民受益于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傳播。

獲獎作品名單(部分)
我院獲獎科普作品視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84y1q7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