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全面加強研究生黨建工作,西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簡稱“地科院”)構建“黨建+制度”“黨建+載體”“黨建+服務”“黨建+學科”四維一體模式,賦能研究生黨建質量提升,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高度上“黨建+制度”,把牢組織與責任建設落實“關鍵點”。制定《地科院學生發(fā)展入黨積極分子、中共預備黨員、中共黨員考核測評表》,從思想、學習、服務、生活、綜合5方面綜合評價,做到“一生一檔”勾勒學生黨員發(fā)展教育“自畫像”。實施學生“黨旗領航”工程,研究生黨支部設立在科研團隊、項目組、課題組、實驗室,實行師生混編、聯(lián)動協(xié)同、融合發(fā)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創(chuàng)新主題黨日活動,學院領導班子帶頭,導師與輔導員協(xié)同配合,不斷加強政治引領、思想文化、學習交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服務功能,切實發(fā)揮高年級黨員的“傳幫帶”作用。

研究生黨建工作被光明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報道
廣度上“黨建+載體”,緊扣環(huán)境與活動特色教育“著力點”。學院建設黨建賦能“一站式學生社區(qū)”,打造地質巖石展廳、拾光校友長廊、地質文化創(chuàng)客空間、研究生特色實驗室等載體,開發(fā)黨建教育與實踐基地,開展黨課進博物館、進社區(qū)、進車間等主題黨日活動,舉辦師生午餐會、地學解憂鋪、學霸大講堂、學習思享薈等特色品牌活動,以環(huán)境賦能、元素串聯(lián)、空間聯(lián)動,營造黨建育人氛圍感,形成思想引領新風氣。

研究生黨課進車間
深度上“黨建+服務”,聚集內涵與志愿價值傳遞“支撐點”。研究生黨支部成立“擲地有聲”科普宣講團,首創(chuàng)“EARTH”(Eye看、Act動、Read讀、Touch觸、Hear聽)五維科普模式,聯(lián)動本科生志愿者在四川、重慶、江蘇、新疆等地累計開展科普活動683場,走進社區(qū)家庭976個,累計服務時長10萬小時,推動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受到人民日報等省級以上媒體報道91次,得到中國工程院羅平亞院士、中國科學院翟明國院士肯定和指導。獲得第二屆四川省高校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成果“千校千項”網絡展示活動四川省第一名、四川省國際大學生“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銅獎、四川青年志愿服務專項基金第一批支持項目、成都市“年度科普數(shù)字作”、四川省“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優(yōu)秀品牌項目、成都市科技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

研究生黨員參加科普宣講團
效度上“黨建+學科”,找準黨建與學術同頻共振“突破點”。推進黨建工作與研究生學術科研深度融合,以黨支部為單位開展“夢溪”地學專家論壇、碩博論壇、學術講座、學術Tip、專題報告會等學術科研活動,彰顯研究生黨支部的功能型特色、學術性特征,匯聚強大的組織力量。研究生黨員平均每年參與科研項目60余項,發(fā)表SCI論文、核心期刊論文30余篇,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20余項,國家級學科競賽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競賽獲獎40余項,95%在西部就業(yè),解決能源領域“卡脖子”技術問題。涌現(xiàn)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基層就業(yè)人物、四川省大學生年度人物等,為發(fā)展新質生產力貢獻智慧力量,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添磚加瓦。

研究生黨員參加學科競賽
西南石油大學地科院創(chuàng)新四維一體“黨建+”模式,將黨建融入價值引領、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全過程,促進研究生黨支部工作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產生了學先進理論、講學科前沿、創(chuàng)科研成果、做時代新人的輻射作用,深化拓展了高校黨的建設工作先行示范經驗。
轉載來源:四川黨建網 https://www.scdjw.com.cn/article/1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