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首屆“PI—Frame”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于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落下帷幕。大賽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國際勘探地球物理學家學會中國辦公室及歐洲地質學家與工程學會中國分會聯合主辦,旨在激勵地球物理相關專業大學生解決實際地球物理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大學生的算法實用化水平和綜合實踐能力。大賽歷時3個月(2016年7月11至2016年10月16日),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
初賽有來自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南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清華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18所地球物理院校的173名碩士、博士參加,63名同學脫穎而出晉級決賽。
復賽由108名同學組成的48支參賽隊伍展開對決,時間為一個月。各支參賽隊伍要獨立完成模塊開發并提交參賽作品,最終評選出20支隊伍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決賽。大賽共評選出1個特等獎、2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優秀獎、入圍獎若干。
由我院2015級研究生楊連剛等三人組成的“云上之歌”團隊在決賽中獲一等獎,提交的成果受到了評委專家的一致好評。唐佳所在“獨立縱隊”團隊榮獲優秀獎。潘樹林老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圖1 現場答辯

圖2優秀指導教師代表發言(我院潘樹林老師)

圖3一等獎選手頒獎(右2為我院學生楊連剛)

圖4獲獎選手、老師與評委專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