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第七次李四光優秀學生獎頒獎大會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行。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彭齊鳴,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司長、李四光優秀學生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姜建軍,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中國地質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委員會秘書長王小烈,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鐵冠,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高潤生,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楊仁樹,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校長劉大錳,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名譽院長、李四光優秀學生獎委員會秘書長潘懋等出席了頒獎大會。21位獲獎學生和700多名地質相關專業學生代表參加了頒獎大會。大會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雷玉江主持。
李四光優秀學生獎旨在鼓勵廣大地質類專業學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和科技進步多做貢獻,推進我國地質事業的持續發展,繼承和發揚李四光求實、創新,從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出發,發揚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該獎項由李四光基金會全額資助,面向正在國內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地質類專業學生,每年評選一次。第七次李四光優秀學生獎共有21人獲獎,其中5人獲李四光優秀博士研究生獎,5人獲李四光優秀碩士研究生獎,5人獲李四光優秀大學生獎,6人獲李四光優秀學生提名獎。
我校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2016屆畢業生王巖榮獲第七次李四光優秀大學生獎,獲得該獎的還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4名同學。

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彭齊鳴與我院獲獎學生王巖合影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鐵冠講話

全體獲獎學生與嘉賓合影

獲獎證書
王巖簡介:
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就讀于西南石油大學地質學專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16年8月起在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球化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有機地球化學,導師為曹劍教授。
王巖在本科綜合績點專業第三(3/62),熱愛地質事業,積極鉆研,勇于實踐,從未放松對專業課程的學習。他的本科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為胡廣老師,畢業論文《準噶爾盆地南緣油氣苗地面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學特征》考核優秀,并獲得“校優秀畢業論文”。不僅如此,他還獲得“西南石油大學優秀畢業生”及四川省教育廳頒發的“四川省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都是對他本科階段學習科研及社會工作的肯定與贊許。
同時,王巖也積極參與學術科研工作,撰寫并發表多篇論文,以第一作者在《大自然》、《生命世界》發表3篇文章,在核心刊物《地質論評》發表1篇:《煤中惰質組在泥炭沼澤古環境研究中的應用》主要介紹了利用煤中惰質組進行古環境恢復的新方法與新手段,以及應用實例和發展前景。2015年8月,他還參與了第12屆國際陸相中生代生態系統國際會議的志愿服務,與諸多外國學者進行了交流,并獲得會議組委會頒發的“優秀志愿者”稱號。在本科學習期間,他也合作在《古生物學報》及SCI刊物《Journalof Plant Research》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篇。
目前,王巖正在導師指導下參加“準噶爾盆地周緣油氣苗地面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學特征”項目,全面負責盆地南緣地區的油氣苗及油源對比等工作,進展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