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陳景山教授博士生唐浩應英國Brunel大學Stephen Kershaw教授(圖1)邀請于10月25至28期間對英國南海岸線白堊紀微生物巖及泥盆紀生物礁進行了野外考察。
白堊紀微生物巖考察地點位于英格蘭Lulworth。該地主要出露上侏羅統Portland組及上覆Purbeck組地層。微生物巖段發育于Purbeck組底部,厚1至2米,以凝塊石為主,含少量疊層石。其產出形態較為特殊,除少量圓丘狀外,多為中空環狀(圖2)。這種特殊形態與海平面的快速上升有關:當時海岸線附近茂盛的針葉林被海水快速淹沒,導致微生物巖圍繞樹木死亡后殘留下的木樁或倒伏的枝干快速生長,最終形成特殊的圓環狀(圖3)。這些特殊的微生物巖建造也被稱為Fossil Forest,現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泥盆紀生物礁以層孔蟲礁為主,本次考察點位于英格蘭Torquay。該區域層孔蟲礁主要發育于中、上泥盆統。從露頭上看,層孔蟲多以厚20至30厘米的小型丘狀或可橫向延展數米的層狀產出(圖4)。其周圍沉積多為生屑灰巖,為附礁生物遺體及層孔蟲碎片組成。層孔蟲為海洋無脊椎動物,多為群體底棲、營固著生活,喜溫暖、潔凈、正常鹽度、光照條件較好、水動力較強的淺水海域,常和珊瑚、藻類等構成生物礁,因此在英格蘭地區泥盆紀古地理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Stephen Kershaw教授為英國地質學家協會微生物巖及層孔蟲研究方面的專家,在《Sedimentology》、《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Palaeontology》、《Lethaia》、《Sedimentary Geology》、《Geobi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Sciences》、《Facies》、《Global andPlanetary Change》等國際知名地學SCI雜志上發表成果80余篇。通過本次現場考察和野外討論,了解了典型的白堊系微生物巖形態特征及發育模式、泥盆紀層孔蟲礁建造特征及古生態意義等重要內容,現場討論了英格蘭地區白堊紀微生物巖與華南微生物巖的異同及意義,探討了進一步深化合作研究的方向。

圖1唐浩博士與StephenKershaw教授(右)合影

圖2英格蘭Lulworth地區白堊紀微生物巖“圓環狀”產出形態

圖3英格蘭Lulworth地區白堊紀微生物巖形成模式(引自Perry, C.T. (1994)Freshwater tufa stromatolites in the basal Purbeck Formation (Upper Jurassic), Isleof Portland, Dorset. Geological Journal, 29, 119-135.)

圖4英格蘭Torquay地區上泥盆統層孔蟲礁露頭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