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21日,由復雜油氣田勘探開發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舉辦的“深部儲層評價預測研討會”在重慶科技學院召開。本次大會針對油氣勘探目標逐漸向深層、深海、非常規油氣等復雜領域拓展,傳統的油氣地質理論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當今的勘探需求等問題,共同研討深層條件下儲層的成因機理及評價預測等問題,分享并交流了行業寶貴經驗。會議設立了“深部儲層成因機理”、“深部儲層預測及油氣勘探技術”兩個專題分會場。來自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中心、成都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南京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重慶科技學院、長江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地礦、石油研究院所及高校近十余家單位的五十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地科院譚秀成教授、博士生鐘原,碩士生熊鷹等3人參加了本次大會,并作了3個成果報告。其中,譚秀成教授代表地科院作了題為《四川盆地東北部三疊系飛仙關組沉積間斷的發現及地質意義》的分會場主題報告,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和好評。博士生鐘原,碩士生熊鷹在早成巖期巖溶型儲層特征、儲層高頻暴露特征等研究方向作了2個精彩報告,獲得了業內同行的熱烈討論與肯定,充分展示了地科院在碳酸鹽巖巖溶、碳酸鹽巖沉積學、儲層地質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進展、特色及優勢。(文、圖/鐘原)

會議開幕式

譚秀成教授作分會場主題報告

博士生鐘原作分會場主題報告

碩士生熊鷹作分會場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