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22日,我院碩士研究生龐謙、李雪梅和張帆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參加第七屆油氣成藏機理與油氣資源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做題為“四川盆地五峰-龍馬溪組頁巖生烴母質生物類型及其對頁巖孔隙發育的影響”、“鄂西五峰地區牛蹄塘組頁巖氣藏條件研究”和“東營凹陷南坡低滲透儲層孔隙結構特征、下限分析及意義”的分會場報告。 
“油氣成藏機理與油氣資源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每四年舉辦一次,該會議主辦單位為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學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今年該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是“從常規到非常規——油氣成藏研究的理論突破與技術進展”。該次學術會議,進一步交流常規、非常規油氣成藏機理與油氣資源評價的最新研究成果,研討油氣成藏研究的發展戰略,掌握國際研究動態和發展方向,促進本研究領域的學術進步,增進國內、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提高油氣成藏和資源評價的學術水平。
賈承造、Steve Larter、傅鎖堂、馬新華、何治亮、張水昌、漆立新、宋巖、龐雄奇、黎茂穩、Keyu Liu等院士、專家、著名學者、油田領導參加會議并做大會報告。本次會議設置三個分會主題:深層和古老層系油氣成藏與資源潛力、非常規油氣成藏與地質評價和油氣成藏實驗研究與資源評價新方法新技術。此次會議共做大會報告30個,分會報告49個,展板30個。

李雪梅做學術報告現場

張帆做學術報告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