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培養了解中國文化、政治、經濟與歷史,掌握一定程度漢語;培養具有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優良的工作作風、探索精神和一定的創新能力;具有本學科較堅實的基礎理論和較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較熟練運用本學科理論、方法和研究技術,獨立從事本學科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和管理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及工程技術人才。
 二、培養方向
 1、礦產普查與勘探
 我校礦產普查與勘探以油氣地質與勘探為特色,重點開展油氣資源的勘查理論、方法與技術研究。在現代地球科學及油氣地質理論指導下,以發現和查明油氣資源、實現油氣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綜合效益最優化為研究目的,綜合運用基礎地質和礦產地質調查方法、地球探測技術、地球信息技術、地球化學技術以及相關工程技術,研究油氣資源形成的地質背景、成藏條件和形成機理,探索和認知油氣時空分布的規律性和隨機性,特別是從含油氣盆地分析、沉積與儲層地質學、油氣藏形成與分布規律、非常規油氣理論與評價等方面研究油氣藏地質、經濟與技術特征,開展科學有效的油氣資源勘查和評價。
 2、勘查地球物理
 以地下不同物質間存在的物理屬性差異為前提,通過對天然或人工地球物理場的觀測、處理和解釋,進行各種地質勘查,對不同時空尺度下的地下目標和過程進行探測、監測及評價。主要包括重力、磁法、電法、地震、地熱、核物理、對地觀測等方法。主要應用于固體礦產勘查、能源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環境調查、基礎地質調查等領域,開展資源勘查與評價、油氣藏動態評價、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評價。
 3、油氣田開發地質
 油氣田開發地質是隨著油氣田開發的級次深化而發展起來的一門地質應用學科,主要研究油氣藏地質與油氣田開發動態耦合關系的理論與方法。以油氣勘探地質、地球物理、采油氣工程、油氣藏工程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為基礎,運用地質統計、隨機建模、成像測井、示蹤測試、計算機三維處理顯示等手段,開展單井解釋、井間油氣層對比、井間油氣藏屬性預測等研究工作,精細研究油氣藏儲層地質特征及變化與油氣藏生產動態、油氣藏產能間關系,明確不同開發階段油氣水分布、剩余油氣分布的地質主控因素,優化開發方案,主要應用于老油氣田挖潛和提高采收率、油氣田高效開發與管理等。
 4、地質工程
 地質工程是地質學與工程學交叉的學科,主要研究與地質體相關的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以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之間的關系為基礎,運用地質調查、鉆掘(井)、原位測井、樣品測試分析、物理與數值模擬等方法和技術,開展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評價,研究工程區域穩定性和環境效應,進行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治;研發巖土鉆掘(井)器具、鉆掘(井)工藝、鉆井液和鉆掘(井)安全等技術;開展各類工程選址,以及建筑物地基基礎的勘察、評價、設計、施工、管理等。
 5、地球信息技術
 地球信息是指通過各種探測技術方法獲取的與地表至地球內部的組成、結構與構造、狀態等相關的信息。該學科方向以地球信息采集、傳輸、處理、解釋和開發利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為對象。利用計算機和數學模型對信息進行挖掘、分析、優化和融合,重建和推斷地質過程及其結果,依托GIS和大型面向對象數據庫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為資源勘查與開發、工程建設、地質環境評價及地質災害防治等提供信息支撐與服務。
 三、基本要求
 1、基本素質要求
 本學科碩士生應具有較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地質專業知識,受到獨立進行科研及專門技術工作的訓練,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及有關儀器設備,并能獨立進行科研工作,具有承擔有關專業的科研、教學、技術和業務管理工作的能力。
 在專業知識方面,碩士生應圍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的某一方向進行系統的課程學習并開展研究工作,系統掌握該學科方向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野外工作技能,能夠熟練運用該方向的基本研究方法。借助學位論文的科學選題,運用已有的知識積累、理論方法和科研技術開展研究工作,并進一步加深對該學科方向的理解。
 在工具性知識方面,碩士生應具備文獻調研、資料查詢、野外工作與實驗技術以及高性能數值計算能力、數據分析和學術交流等能力,以及熟練運用一門外語的能力。文獻調研、資料查詢和學術交流是一位碩士生必備的基本能力,可使其較快獲得本學科某領域的必要資料,了解前沿學術動態。野外地質觀測技能以及相關的數據分析、模擬及應用能力是本學科碩士生最為基本的研究能力,是從事特定研究并獲得新認識的基礎。
 2、學術素質要求
 本學科碩士應具有較好的數學、物理、化學和英語基礎,同時應具備較好的地質學、地球物理、石油地質勘探、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探和開發等方面的知識。熟悉本學科發展的趨勢和學科的前沿,熟悉地質學相關學科的知識。
 3、能力素質要求
 本學科碩士應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的的能力。具有運用英語口頭交流、專業文獻閱讀以及科研論文寫作的能力。
 應具有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認識意境以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具有致力于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科學研究的意愿。應具有崇尚科學的精神,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應具有堅定、頑強的意志,勇于探索,不為學術以外的東西所誘惑。
 具有活躍的學術思想和一定的創新意識。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嚴密的邏輯思維。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本學科所需的專業知識,追求和與他人分享新知,具有獨立思考和合作研究精神,具有現代社會的競爭意識、知識產權意識、環境意識、價值效益意識。
 四、學制與培養方式
 1、學制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學業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
 2、培養方式
 (1)通過漢語及中國概況的學習,掌握一定程度的漢語。了解中國文化、政治、經濟與歷史。
 (2)導師根據學位條例和培養方案,因材施教,對每一位研究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養計劃,并檢查督促研究生的課程學習,指導研究生論文選題、文獻查閱、調研、科研工作、學位論文撰寫和答辯。同時,對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業務學習、工作科研等各方面的問題要定期檢查。
 (3)強化導師責任。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負有對研究生進行學科前沿引導、科研方法指導和學術規范教導的責任。加強與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人才交流與共享,建設專兼結合的導師隊伍,重視發揮導師團隊作用。
 五、培養環節
 1、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本學科碩士生必須在規定年限內最低修滿20分。課程及學分分配詳見課程設置一覽表。
 2、實踐環節
 科研實踐和實驗探索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培養研究生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本專業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主要的實踐環節包括:
 (1)開題報告及答辯
 開題報告要對選題的意義、主要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實施方案、時間安排等進行詳細論證。開題報告必須在開題答辯小組會上宣讀并答辯,答辯通過者可進入論文研究階段。
 (2)學位論文答辯
 碩士學位論文符合《學位論文編寫規則》(GB/T 7713.1-2006)的規定。需體現培養方案中要求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體現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和論文的工作量。答辯通過者可進入建議授予學位環節,答辯未通過者6個月后可進行第二次答辯。
 3、學位論文
 (1)文獻綜述報告
 文獻綜述是選題的立論依據,需要閱讀大量的國內外文獻,文獻閱讀量應在100篇以上,其中至少1/3以上應為國外文獻,綜述全文應不少于1萬字。綜述應包括至少以下幾部分:①追溯所提出問題的源頭,界定核心概念和關鍵詞;②系統介紹前人研究的創新觀點、思路、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③評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先進性和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并從中發現值得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或工程技術難題;④有理有據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和研究思路,從而形成碩士學位論文的立論基礎。
 文獻閱讀是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中期檢查和答辯環節的重要要求和檢查內容,文獻閱讀不足將不予開題。文獻閱讀通過抽查方式予以檢查,學生開題、中期檢查和答辯時需同時提交所調研文獻的題目清單及文獻電子檔全文,由專家組成員隨機抽論文提問文獻內容。
 (2)規范性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撰寫根據《西南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試行)》的要求進行。
 學位論文用英文撰寫,但摘要必須翻譯為中文;同時,鼓勵用中文撰寫。學位論文答辯要求用英文進行,鼓勵用中文答辯。學位論文寫作和答辯的其他要求按照學校相關文件執行。
 (3)質量要求
 ①學位論文選題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能較為準確地介紹國內外研究動態與趨勢,并清楚闡述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途徑以及本人研究思路、方法和技術路線,反映作者具有發現問題和提出合理解決問題方案的能力。
 ②學位論文中所采用的科學調查與實驗方法技術先進、科學合理和可行,分析測試儀器設備技術參數和實驗條件應經過嚴謹的論證,測試結果數據計算方法得當有效;體現作者掌握了所研究學科領域的理論、方法和技術。
 ③研究所采用的第一手資料和數據應是作者獨立工作獲取或以作者為主的研究小組獲取的,其總體自主工作量應不少于60%。
 ④學位論文的學術觀點明確,論據依據充分,結論可靠。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獨到見解或創新性。
 ⑤學位論文的內容要求概念清楚、立論正確、分析嚴謹、數據可靠、計算正確,學位論文撰寫要求層次分明、邏輯清晰、文字簡練、圖表清晰且規范、表達流暢。給出研究中所涉及的公式、計算程序說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數據以及所引用的文獻資料。
 六、課程體系及課程設置
 1、基礎理論課(8學分)
 基礎理論課8學分,包括公共基礎理論課和數理基礎理論課,滿足思想教育、外語能力、數理基礎知識的培養。
 2、專業基礎課(4學分)
 專業基礎課4學分,完成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相關專業方向等基本理論的培養。
 3、專業必修課(4學分)
 專業核心課4學分,完成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相關專業方向等基本理論的培養。
 4、專業選修課(4學分)
 專業選修課4學分,完成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相關專業方向的知識體系的培養。
 附:課程設置及培養環節要求一覽表
 
  
   
    
     | 課程 類別 | 課程 代碼 | 課程名稱 | 課程 屬性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備注 | 
    
     | Ⅰ | Ⅱ | III | 
    
     | 基礎理論課 | L2222001 | 中國概況(China Panorama) | 全校公共課 | 48 | 3 | √ |  |  | 必選 集中開設 | 
    
     | L2222002 | 漢語(Chinese) | 全校公共課 | 48 | 3 | √ |  |  | 
    
     | L2222004 | 數學基礎(Foundation of Mathematics) | 全校公共課 | 36 | 2 | √ |  |  | 
    
     | 專業基礎課 | S0818201 | 儲層地質學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 專業基礎課 | 36 | 2 | √ |  |  | 必選2門 | 
    
     | S0818202 | 高等構造地質學 (Advanced Structural Geology) | 專業基礎課 | 36 | 2 | √ |  |  | 
    
     | S0818203 | 巖石物理學 (Petrophysics) | 專業基礎課 | 48 | 3 | √ |  |  | 
    
     | S0818204 | 工程地質分析原理 (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alysis Principle) | 專業基礎課 | 36 | 2 | √ |  |  | 
    
     | S0818205 | 地學空間分析 (Geoscience Spatial Analysis) | 專業基礎課 | 36 | 2 | √ |  |  | 
    
     | 專業必修課 | S0818301 | 含油氣盆地分析 (Analysis of Oil and Gas Basin) | 專業核心課 | 36 | 2 |  | √ |  | 必選2門 | 
    
     | S0818302 | 油氣成藏理論 (The the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formation) | 專業核心課 | 36 | 2 |  | √ |  | 
    
     | S0818303 | 地震波成像與反演 (Seismic Wave Image and Inversion) | 專業核心課 | 36 | 2 |  | √ |  | 
    
     | S0818304 | 測井信息計算方法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Logging Data) | 專業核心課 | 36 | 2 |  | √ |  | 
    
     | S0818305 | 工程地質數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 專業核心課 | 36 | 2 |  | √ |  | 
    
     | S0818306 | 地球空間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 (Design & Development of Geo Information System) | 專業核心課 | 36 | 2 |  | √ |  | 
    
     | 專 業 選 修 課 | S0818401 | 開發地質理論與方法 (Theory and Method of Development Geology)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必選2門 | 
    
     | S0818402 | 非常規油氣地質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Geology)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709404 | 層序地層學 (Sequence Stratigraphy)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709405 | 現代巖礦測試技術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of Rock and Mineral)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709402 | 巖石薄片分析 (Thin Section Analysis)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709303 | 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學 (Element and Isotope Geochemistry) | 專業選修課 | 36 | 2 |  | √ |  | 
    
     | S0818403 | 現代信號處理與應用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818404 | 地震勘探新方法與新技術 (New Technique and new Methods of Seismic Prospecting)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818405 | 測井新方法與新技術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ethods of Well Logging)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818406 | 地質災害理論與實踐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eological Hazards)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818407 | 巖土體水力學 (Rock and Soil Hydromechanics)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818408 | 遙感地學分析 (Remote Sensing for Geo-Analysis)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S0818409 | 3S集成與應用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PS、RS and GIS) | 專業選修課 | 32 | 2 |  | √ |  | 
    
     | 必修環節 |  | 文獻綜述 |  |  |  |  |  |  | 學院考核 不計學分 | 
    
     | S0709407 | 野外地質實習 (Geological Field Practice) |  | 1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