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至29日,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高校聯合地質考察暨第四屆(中國)AAPG學生分會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圓滿落下帷幕。我校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陳佳林代表西南石油大學以及AAPG學生分會前往北京參與了整個交流活動和野外地質考察活動。
此次活動聚集了全國各大地質院校的代表。除了兩所主辦學校,京內的院校還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礦業大學。京外的院校包括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西南石油大學、東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安石油大學和長江大學等。
整個活動分為兩大部分:AAPG學生分會經驗交流會和聯合野外地質考察。AAPG學生分會經驗交流會旨在通過各高校匯報分會發展情況,互相交流提問的方式,了解各自的工作成果并互相學習,從而提高整個中國地區AAPG學生分會的影響力。聯合野外地質考察旨在提供一個各高校彼此進一步交流的平臺,同時也對參與考察的同學進行野外地質考察相關培訓,提高大家的地質考察技能。
27號上午,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地大國際會議中心一樓,來自全國各大地質高校的學生代表們聚集在一起,大家圍繞著“做好分會工作,實現合作雙贏”這一主題,進行了分會工作匯報和互相交流提問兩個環節。整個交流會氣氛融洽,各個高校都分別展示了學生會和AAPG學生分會的工作成果,大家也通過提問交流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我校學生代表陳佳林做了以“搭建國際化交流平臺,培養未來石油地質學家”為主題的匯報。匯報面向全國的地質高校代表,主要介紹了我們學校和地科院的發展歷程以及學生工作取得的一系列優秀成果。

交流會合影留戀

我校學生代表陳佳林做匯報

匯報合影(從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南石油大學三校代表)
27號下午,各大高校的代表們進入中國地質大學校園(北京),參觀了位于“逸夫實驗樓”內的“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館內主要分為地球科學展廳、恐龍展廳和珠寶展廳。
28號,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王紅亮教授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童亨茂教授帶隊,來自全國各大地質高校的40余名學生代表前往了位于北京市延慶區的“延慶硅化木地質公園”進行野外地質考察。此次考察主要內容為侏羅系河湖相沉積特征。整個活動持續了一天,高校的代表們在學習野外地質考察技能的同時也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延慶硅化木公園地質考察合影

王紅亮教授講解地質現象

指導老師與學生合影(從左至右依次為童亨茂教授、我校學生代表和王紅亮教授)
在北京參與兩天的工作交流和地質考察活動的我校學生代表說,能作為學校、學院、分會的代表參加全國的交流和考察活動,自己感到非常幸運,也由衷感謝老師和同學們給予自己這樣的機會。兩天的活動我非常自信和負責地展現了我們西南石大學子的優秀品質。從活動中我也結交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地質院?;锇?,通過交流,我認識到了目前在我們的AAPG學生工作開展中還有有待提高的地方。此次的活動讓我們看清了目標,找到了方向,也積蓄了動力。(文/圖 陳佳林)
資料鏈接:全國高校聯合地質考察暨全國AAPG學生分會經驗交流會最先是由中國石油大學發起,旨在提供一個友好和諧的地質院校學生交流平臺,促進各自的學生工作開展,樹立全國地質院校的整體形象。此次活動已經是第四屆,上一屆是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主辦,地點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