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夢回麗江實踐隊的10位成員出發前往云南省麗江市的拉市海濕地保護區進行暑期實踐,于7月4日傍晚到達目的地,從7月5日正式開始實踐活動。
該實踐主要有三個階段:參觀,深入了解和分析匯總。實踐隊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拉市海濕地保護區,在這里,隊員們不僅看到了許多從未見過的數木,還看見了許多珍稀鳥類。據工作人員介紹拉市海濕地共有鳥類57種,每年前去越冬的鳥類約有3萬,其中珍稀瀕危鳥類有9種,其中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鳥類斑頭雁,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黑頸鶴、黑鶴等。不僅如此,拉市海邊山清水秀,尤其是那里的美泉。美泉源于臥虎山與北斗山交匯處,從嶙峋怪石中洶涌而來的泉水形成姊妹潭,潭水清澈見底。
7月6日,隊員們通過尋訪和上網調查了解我國的濕地現狀,我國擁有濕地面積3300多萬公頃,約占世界濕地面積的10%,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雖然從這里看起來我國所擁有的濕地很多,但改革開放開始以后,由于不合理利用和破壞,濕地的面積急劇縮減。到1990年后,已有50%的濱海灘涂不復存在,近1000個天然湖泊消亡,黑龍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澤濕地喪失,七大水系63.1%的河段水質因污染失去了飲用水的功能。
從21世紀開始,我國便開始加強濕地保護,截至2002年6月,中國已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353處,其中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46處,面積402萬公頃,省級121處;總計保護面積1600萬公頃;大約有40%的天然濕地得到保護。
在結束了前兩個階段的工作之后,實踐隊開始對從工作人員處得到的資料和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匯總。
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隊員們的內心卻覺得無比的快樂與充實。這次活動不僅讓隊員們了解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還讓大家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與精神。
 |
| 當地生態 |
 |
| 生態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