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河村是位于簡陽市東溪鎮的一個村莊,在這里,有機生態農業蓬勃發展,綠色生態種植在得到應用推廣。在這個小村莊中,現代農村常有的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現象依舊無法避免,因此還聚集著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特殊群體——留守兒童。
為了幫助這些孩子,同時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的號召,來自地科院、法學院等多個學院的同學們通過農民之子協會建立了簡愛陽光支教隊,并與雙河村取得了聯系。支教隊于雙河進行為期10天的支教兼調研活動,在為孩子們帶去溫暖與關懷的同時,深入了解雙河村現狀,助力雙河建設。
 |
| 簡愛陽光實踐隊與簡陽市領導合影 |
實踐隊員們在雙河小學開展了支教工作。根據雙河村的要求,本次支教以“誦讀經典”為核心內容,輔以垃圾分類、地理文化、圖畫手工等趣味實用課程。誦讀經典的內容包括了《大學》、《中庸》等傳統國學經典文化,將傳承千年的傳統美德帶入雙河,書聲朗朗,在文化傳承的同時,也陶冶了孩子們的性情。垃圾分類課則是結合了雙河村實際情況,為了保護雙河村生態農業,保護土壤水源,從娃娃入手,教會他們合理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垃圾,變廢為寶,保護環境。地理文化、趣味手工等課程主要是為了打開孩子們的視野,拓展孩子們的思維。
通過幾天的授課,孩子們已經逐漸與實踐隊員們變得親密起來。在課堂上我們給孩子們帶去知識,在課堂外也關愛、陪伴著他們。實踐隊員們常常與孩子們并肩走在上學、放學路上,也會根據在課堂上了解的情況對孩子們的家庭進行訪問調研,正是以教育為切入口,挨家挨戶了解雙河現狀,便于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
| 實踐隊員為孩子們開設樹葉拼圖課程 |
 |
| 實踐隊員和孩子們一起上學 |
調研工作的開展也十分順利,根據村委會提供的資料,實踐隊拜訪了村內的貧困戶、低保戶,午后傍晚也常與村里老人閑聊,同時負責授課的隊員們也在放學后去到孩子們的家中與家長詳談,以了解雙河村的詳細情況。
通過這段時間的調研,隊員們發現雙河村目前的情況與大多數農村類似,依舊是青壯年外出而老人小孩留守,但外出務工收入有限,因此很多家庭生活都比較拮據。同時我們也發現雙河小學的教育水平不是很高,孩子們甚至沒有接觸過英語課程,但當地老人都希望孩子能夠得到較好的教育,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但實踐隊也了解到了令人高興的消息,在國家政府的扶持下,雙河村正在建設打造一條水泥馬路,馬路建設完成后,雙河村到簡陽市區的路程將大大縮短,雙河村生態農業的產物也能更快地運輸。所謂要想富先修路,有了這條馬路,雙河村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
| 實踐隊員們在田間地頭深入考察 |
 |
| 村修建中的水泥馬路 |
簡愛陽光實踐隊本次暑期實踐活動有兩個目的,一是給當地孩子帶去關愛,二是與村委會共同努力,將雙河建設得更好。目前實踐活動已經進行到一半,支教工作漸入佳境,調研工作也逐漸深入,同時在雙河村傅老師的指導下,實踐隊每天都在開展總結會議和團建活動,進一步完善自身,優化工作。
希望通過實踐隊的努力,雙河村能夠揚帆起航?。▓D 文/簡愛陽光支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