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志愿服務人物專訪】成都市公安局退休局長爺爺:與國家共成長、用堅守踐初心2025-10-10 作者:陳楠、馬馳 編輯:楊磊 審核:章志華 瀏覽:[]
2025年10月1日,國慶佳節的暖陽灑滿椿萱茂老年公寓,西南石油大學化工院“與愛同行,守護耆年”志愿服務活動現場暖意融融。在文藝表演的間隙,志愿者們懷著崇敬之心,專訪了公寓內一位特殊的長者——從成都市公安局退休的局長爺爺。當歲月的故事從爺爺口中緩緩流淌,1957年新婚值守的赤誠、數十載治安民生變遷的感慨、對當代青年的殷殷囑托,都化作跨越時光的星火,在這個國慶日點亮了兩代人的精神共鳴。 新婚遇值守:“工作需要,我就上” 當志愿者問及國慶期間最深刻的值守經歷,爺爺的思緒瞬間拉回1957年的秋天。“那年9月28日,我剛辦完婚禮,本來能休三天婚假,結果當天下午就接到了單位的電話。”爺爺笑著回憶,當時妻子沒有絲毫埋怨,只是幫他整理好警服,叮囑他“注意安全,好好工作”。披上警服趕到崗位時,同事們還打趣“新婚燕爾就來值守,真是舍小家為大家”,但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既然穿了這身警服,就得擔起這份責任,工作需要我,我就必須上。” 談及對國慶值守的態度,爺爺的眼神格外堅定:“國慶是國家的節日,也是老百姓團圓的日子,我們多一分堅守,大家就多一分安心。別說放棄婚假,就算是除夕夜值守,只要能護著一方平安,看著街上熱熱鬧鬧的,心里比啥都開心。”這份把“為人民服務”刻進骨子里的執著,讓在場志愿者深刻讀懂了“堅守”二字的重量。 致青年:“不浮躁,把小事做扎實” “爺爺,您覺得大學生應該如何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面對這個問題,爺爺結合自己的經歷,給出了樸實卻深刻的建議。“現在的年輕人有文化、有想法,但最要避免的就是浮躁。”他坦言,自己從警幾十年,干過街頭巡邏、矛盾調解、案件偵查等很多崗位,沒有哪件事是一蹴而就的,“就像調解鄰里糾紛,可能要跑好幾趟、說好多話;偵查案件,可能要蹲守好幾天、核對無數線索,但只要持之以恒,總能把事辦好。” 爺爺特別叮囑志愿者:“不要總想著換賽道,今天想做這個,明天想做那個,最后啥都做不精。你們現在在學校好好學知識、練本領,將來不管回家鄉做什么——是當老師、做技術,還是像我一樣干基層工作,只要沉下心做好自己的事,把每一件小事做扎實,就是在為家鄉出力。職業不分高低,堅守才有價值。” 見變遷:“蓉城換新顏,與國共成長” 從工作到退休,見證國家幾十年的變遷,爺爺對“治安、民生的進步”有著最直觀的感受。“我剛參加工作時,成都的街道還沒這么寬,晚上巡邏靠自行車,遇到緊急情況只能靠喊話;現在到處是監控,出警有警車、有對講機,老百姓遇到問題,一個電話就能聯系到民警,安全感比以前強太多了。”他笑著舉例,以前買菜要憑糧票,現在手機掃碼就能付款;以前生病去醫院要排長隊,現在社區醫院就在家門口,“這些變化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國家一點點發展、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成都的發展,是全民的發展,也是全面的進步。” 當被問起“學生了解這些進步,對樹立‘與國家共成長’信念的意義”,爺爺的語氣鄭重起來:“知道國家以前有多難,才懂現在的好日子有多珍貴;看到家鄉一點點變好,才會更有底氣、更有自信。你們年輕人了解這些進步,不是光看熱鬧,而是要明白‘國家的成長,和每個人都有關系’——國家為你們創造了好環境,你們也要想著為國家添把力,這樣才能一代代把共成長的信念傳下去,祖國才能越來越強。” 爺爺的話語沒有激昂的語調,卻像溫煦的秋陽,一點點焐熱了每個人的心房——老一輩人刻在骨子里的責任、融在血脈里的擔當,化作無形的精神力量,悄然浸潤著年輕的心靈。一顆名為“與國家共成長、用堅守踐初心”的種子,就在這傾聽與共鳴間,輕輕落在了每個人的心間,等待著在未來的歲月里生根發芽。 這個國慶日,沒有華麗的辭藻裝點,卻有著最動人的跨越代際的精神對話。爺爺用一生的步履丈量責任,用數十年的堅守書寫初心,悄悄告訴眼前的青年:那些扎根崗位的執著、護佑家國的赤誠,從不會被時光淹沒;那些與時代同頻、與祖國共進的每一步,都算數,都值得被銘記。而這份從歲月里流淌出的感動,早已化作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力量,住進了我們青年學子的心里。
圖1 志愿者采訪爺爺 上一條:化學化工學院實踐育人中心開展學子林清掃活動 下一條:化工院實踐育人中心開展“與愛同行,守護耆年”活動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