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學校舉行2021年新進教師過“教學關”結業典禮暨2023年新進教師過“教學關”開班儀式,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烈輝出席會議并講話,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衡彤出席,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向君主持會議。南充校區以視頻方式參會。
張烈輝指出,學校歷來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注重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近年來,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教”“學”質量提升計劃,育人能力和成效顯著增強。學校將繼續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培養出更多能夠滿足黨和國家需要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
張烈輝寄語新教師珍惜新身份,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把握教育新形勢,不負時代新使命。涵養大師德,努力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德行和風范,傾心關愛學生,涵養愛校情懷。錘煉真本領,全面提升“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能力和技藝,堅持終身學習,強化躬身實踐,做好職業規劃。
張烈輝強調,學校、學院要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保證教師隊伍建設的正確政治方向,配好指導教師、制定培訓方案、做好生涯規劃;關注、關心和解決教師在教學、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在教師培養過程中,對相關問題及時總結、整改,以上率下改進作風,讓新進教師在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征程中增長才干、建功立業。
校長助理、教學評估處(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處長趙剛對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成立10年來在助力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方面所開展的工作做了全面總結。
會上為2021年新進教師過“教學關”結業教師代表頒發了培養合格證書,并為表現優秀的教師頒發了榮譽證書。共有18名教師獲“優秀學員”稱號,8名教師獲教學單項獎,5名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2個學院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
第六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思想政治課專項組三等獎獲得者、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邵琪分享了自己從教12年的成長經驗和教學感悟。2021年過“教學關”教師代表朱蘇陽介紹了自己參加入職培養的收獲和心得。曹玥晗代表2023年新進教師發言,表示一定珍惜教師身份,從培訓中成長,不斷提升職業道德修養和教書育人水平。
劉向君在總結中強調,教師要研究真問題,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希望已通過培養考核的教師以“四有”好老師為追求目標,尚在培養期的老師不斷夯實教學基本功,學校各部門和學院打好“教師培養組合拳”,為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提供助力。
新進教師過“教學關”培養及管理實行省、校、院三級培養、三級管理模式。校級培養由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組織開展,培養期兩年,采取校長專題、院士專題、校情校史、優秀教師示范課、微格教學訓練等多種形式,引導新教師學習和貫徹新時代高等教育教學發展新理念、新模式、新要求,達到主講教師教學基本要求,為其職業生涯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教工部、學工部、保衛部、教務處、教評處、南充校區等單位負責人,以及各學院黨委(黨總支)書記、院長,2021年新進教師、2023年新進教師和輔導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成都校區會議場景

南充校區會議場景


兩校區為教師代表頒發證書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