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15:00在明志樓B105,長江學者、國家杰青、清華大學馮西橋教授為我校師生進行了“生物軟組織多尺度力學”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機電院祝效華院長主持。生物軟組織具有復雜的變形行為,而且力學、化學和生物學因素在其中存在著多種復雜的耦合與協同作用機制。本報告以腫瘤、胚胎等為例,介紹其研究組在生物組織的生長與形態演化方面的初步探索,包括生物軟組織的力學表征、形貌演化及其在診療過程中的一些應用。在組織尺度,基于有限變形彈性理論和體生長模型,探討生物軟組織的生長、表面失穩與形貌演化,給出了粘膜、腫瘤等組織表面失穩的臨界條件和形貌特征。在細胞尺度,研究細胞群體運動的動力學行為,揭示細胞群體遷移、振蕩等的物理機理。

圖1馮教授講座現場
馮西橋,1968年生。1990年7月、1991年7月和1995年3月先后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7年6月清華大學核研院博士后出站。之后獲洪堡獎學金,在德國Darmstadt工業大學和荷蘭Delft工業大學任洪堡研究員。1999年回國,在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任副教授,2001年起教授。現任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主任、生物力學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負責人。兼任國際斷裂學會執行委員、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力學中心秘書長、《國際斷裂力學》《國際損傷力學雜志》主編以及《APL》《JAP》等十余個SCI期刊的編委或副主編。其主要研究領域是生物材料力學、損傷與斷裂力學,發表SCI論文約260篇、專著3部,他引一萬余次。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3項、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及指導教師獎等。
(機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