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14:30,四川市場經濟法律應用協會常務理事趙永杰律師于思學樓B302與我校學生進行了一場知識產權的學術交流。趙永杰律師頗有學術造詣,涉獵廣泛,曾代理《臺灣同仁堂訴北京同仁堂》等國內外著名知識產權案件,獲得過最高人民法院的表彰。
講座伊始,在趙永杰律師進行了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后很快進入了知識產權學術交流主題,為我們做了知識產權的定義,即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等。主要分類有: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他強調,此次學術交流是一種學習交流,希望在場人員不懂即問,能者多言。
首先,他對在場同學的就業指向進行了簡單調研,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氣氛融洽。一番知識產權相關介紹后,趙律師以一個真實案例具體分析知識產權。趙律師強調,知識產權的價值對于企業利用好專利,為企業節約研發時間,節約研發經費具有重要意義。知識產權是企業和經濟主體的生命線,知識產權不是任何人可以輕易突破的,對一個有作為的企業,應該構筑自己的知識產權界,否則很難贏得市場競爭優勢。當然更要看行業,尤其是對于技術依賴、創新依賴的企業。知識產權當中專利與創新企業對于工信部下屬的企業會更有價值。同時,趙律師還在現場邀請多名同學參與探討,充分調動現場人員的參與度,講座達到高潮。此外,他向我們進行了法律逆向思維的簡單介紹,并且強調此方法對我們學法之人的重要之處。講座最后,趙律師為我們展示了起訴狀,代理詞,辯護意見等,法律之文書就此呈上。
此次講座令同學們受益匪淺,帶給同學們一場思維盛宴。同學們表示,今后會對知識產權進行更深研究,并且會在法律之路上堅定到底,不畏艱辛。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經過此次講座的熏陶,同學們一定能夠在知識產權法的學習中更進一步!
文/陳曉旭 圖/肖瑤 法學院團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