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縱向科技創新基地(平臺):
為全面深化科技改革,支撐學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促進學校“十四五”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持續推進學校科研平臺管理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基地(平臺)“實體化”建設,根據學校相關管理辦法和工作安排,經研究決定開展科技創新基地(平臺)2021年度建設運行費資助的相關工作?,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資助范圍
本次資助對象為在科研處正式備案的依托我校建設的各級縱向科技創新基地(平臺),主要為國家“111”計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引才引智基地),教育部/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中心、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科普基地等),校級研究院(中心、所)等。
二、資助原則
1.研究方向、研究人員(含固定及兼職人員)相對固定。
2.建設運行規范,2021預期成果豐富、創新潛力明顯。
3.各科技創新基地(平臺)自愿申報,學校組織專家評審,擇優資助。
三、相關要求
1.學校2020年已經考核過(含資助過上浮績效)的各校級研究院(中心),無需提交申報資料,根據學校考核結果差額資助。
2.主管部門2020年已經考核過的各科技創新基地(平臺),可直接向科研處提交報送給主管部門的考核表或相關材料,無需重新填表。
3.其它科技創新基地(平臺),填寫附件1。所列成果必須是已簽訂協議的固定、兼職人員產出的與基地(平臺)研究方向一致的成果,且論文署名單位原則上要標注所在基地(平臺)。同一人分屬不同基地(平臺)的,其每項成果不能重復填報。所有統計成果均為2020年成果,并提供紙質支撐材料(論文可只附首頁)。將填好的附件1經負責人簽字、依托單位蓋章后于6月15日17:00前將紙質和電子文檔交韓利娟老師(自然科學類)和李婕老師(人文社科類)。
4.特別提醒:請嚴格按照要求填寫申報材料,如發現弄虛作假(如填報非基地(平臺)人員成果、同一成果在不同基地(平臺)重復填報等)現象,取消資助資格。
聯系方式:韓利娟老師(2339)和李婕老師(2096)。
科研處
2021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