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結果,我校獲準“杰青”“重點”“優青”“原創探索”“國際合作與交流”“面上”“青基”等各類項目60余項,創歷史新高,但與“雙一流”高校相比還有明顯差距。為了更好地總結和交流經驗,進一步提升我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質量和水平,9月19日上午,科研院以線上線下方式組織召開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會。科研院副院長陳鑫主持會議,副校長祝效華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聽取了科研院副院長何蘇關于“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的匯報,主要內容包括“十三五”全校申報和獲準情況、2021-2022年全校申報和獲準情況、“十三五”、2021-2022年“兄弟高?!鲍@準情況和“十四五”規劃及對策等四個方面。土測院邵永波院長、石工院張智院長、地科院黃旭日院長、機電院石明江副院長、新材院武元鵬副院長、化工院段明院長、計科院王楊院長、電信院張安安副院長、理學院宋國杰院長、經管院鄭小強副院長等分享、交流了各自學院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研討、提出了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工作的具體舉措。
祝效華副校長在會議總結講話中著重指出:一、目前國家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和原始自主創新。為貫徹落實學?!笆奈?span lang="EN-US">”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規劃,全面推進“學科評估”“雙一流建設”等中心工作,積極申報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是最重要最峻急的任務之一。二、就學校學科發展水平、專任教師和科研規模而言,我校申報和獲準基金項目的“空間”還很大。各學院應高度重視基金申報工作,總結經驗教訓,提前常態化開展基金申報工作。三、10月中旬前,各學院應召開啟動會,全面準確梳理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人及其項目類型,盡可能提高申報數量。四、2023年3月正式提交前,學院應組織項目組、學院專家組、學校專家組和校外專家等對申請書進行多次學術探討和“預評審”,大幅度提高申報質量。
各理工學院、經管院院長、科研副院長、科研助理,南充校區副校長、科研助理和科研院相關管理人員參加了本次工作會。

會場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