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春華)省人社廳、教育廳、財政廳等10部門共同制定《關于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擴大了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扶持范圍和力度,其中,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個人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由最長不超過2年調整為最長不超過3年。
  與現行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相比,《意見》有四大亮點——
  一是擴大扶持范圍。將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對象,從畢業年度大學生擴展到所有在校大學生。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可享受一次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應屆高校畢業生應征服兵役,退役后1年內可同等享受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扶持政策。將服務基層項目的大學生納入創業扶持范圍,同等享受大學生創業培訓補貼和創業補貼。大學生村官可按規定享受創業擔保貸款政策。
  二是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兑庖姟诽岢觯D苦邊遠地區基層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招聘)大學生,要落實降低門檻的政策措施,可放寬開考比例,設置一定數量的崗位面向本地戶籍大學生,急需緊缺人才可不受專業或類別限制。鼓勵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就業見習補貼標準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執行。其中,國家級見習基地補貼標準可上浮20%,省級見習基地補貼標準可上浮10%。
  三是增添了扶持政策。定期開展優秀大學生創業典型評選,并給予創業典型每人10萬元的獎勵性資助。各地將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的穩定就業創業的大學生納入住房保障范圍。適應“互聯網+”時代特征,鼓勵支持大學生在發展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中以靈活方式就業,對申報從事靈活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經工商登記注冊的網絡商戶從業人員,同等享受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未進行工商登記注冊的,可認定為靈活就業人員,享受靈活就業人員扶持政策。
  四是簡化了相關扶持政策的辦理程序。比如,調整大學生求職創業補貼發放機制,將部委屬高校、省屬高校、民辦高校和國有企業辦高校就業困難大學生求職創業補貼的審批發放權限,下放到市(州)人社部門和財政部門。將創業培訓定點機構的認定和管理權限下放到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  
  原載:《四川日報》2016年11月11日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