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四川大學陶軍副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Superfluid λ Transition in Charged AdS Black Holes”的學術報告,會議由理學院院長宋國杰教授主持。
陶軍老師首先講解了貝肯斯坦從霍金面積定理出發而給出的黑洞熵的定義,并介紹了如何由此逐步建立起黑洞熱力學的。他指出黑洞熱力學的研究是當前黑洞物理研究領域的重要前沿課題。他還介紹了他們研究小組的一些工作:將牛頓常數G視作變量,在此全息擴展熱力學中重新考慮帶電AdS黑洞的P?V臨界性,觀察到一個類超流體λ相變。他們計算得到的臨界指數與液氦中的超流體躍遷和硬球玻色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臨界指數一致。
陶軍老師還強調指出,熵和熱力學體積在全息框架中的獨立性使我們能夠構建一個定義良好的Ruppeiner度規。相關的標量曲率表明,黑洞與硬球玻色氣體表現出類似的微觀相互作用。這些發現可能為我們研究帶電AdS黑洞提供新的見解。
會后,陶軍老師與參會師生就黑洞天文觀測和理論研究兩個方面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報告人簡介:陶軍,四川大學物理學院理論物理中心副教授, 高等學校物理學類力學研究會理事,四川省天文學會理事。2010年博士畢業于四川大學;2013 至2015年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訪問研究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主持或參與多項省部級項目。在PRD,JHEP, PLB,JCAP,EPJC 等高水平期刊發表 SCI 論文五十余篇,是EPJC、NPB、CTP等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的審稿人。長期從事引力理論和粒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對黑洞物理有較深入的了解。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