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校思政理論課綜合改革創新
——教育部社科司司長就《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答記者問
為全面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改革創新,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印發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日前,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張東剛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談談《計劃》的出臺背景?
答: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中辦、國辦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各高校認真貫徹落實,取得顯著成效。同時,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在教材、教師、教學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困難和不足。
問:《計劃》體現了哪些重要思路?
答:《計劃》按照系統規劃、積極穩妥、敢于創新、重點突破的思路,緊緊圍繞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效果,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突出頂層設計、系統規劃,積極穩妥、改革創新,狠抓落實、突破重點。從教材、教師和教學三方面設計總體結構和布局,構成相互銜接、彼此支撐、整體推進的建設體系;既面向校內,也面向全社會,力求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新格局;緊緊抓住突出矛盾和問題,對準焦點,突破重點,力爭目標量化可檢測。
問:《計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實施目標和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計劃》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堅定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以教材體系、人才體系、教學體系建設為核心,以學科支撐體系、綜合評價體系、條件保障體系建設為關鍵,以推動綜合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問題為導向,以教育教學實效性為評價標準,進一步堅定信心,強化責任,系統規劃,整體推進,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立德樹人工作中的戰略地位,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發揮應有的作用。
《計劃》的基本原則是: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新推動學生實踐教學和教師實踐研修。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科研對教學的支撐作用。堅持教師講授與學生參與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堅持課堂教學與日常教育相結合,創新發揮第二課堂的教育作用。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相結合,注重發揮所有課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師的育人職責。堅持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探索建立全社會關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長效機制。
《計劃》的實施目標是:整體推進教材、教師、教學等方面綜合改革創新,編寫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師好用學生愛讀的系列教材,建設一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師隊伍,培育推廣理論聯系實際、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多種教學方法,重點建設一批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教育、研究宣傳、人才培養于一體的高水平馬克思主義學院,逐步構建重點突出、載體豐富、協同創新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法治教育,堅持不懈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不斷改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狀況,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秀課程。
《計劃》的主要任務是:推進統編教材編寫使用,構建立體化教材體系;提高專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形成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教學人才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藝術,形成理念手段先進、方式方法多樣、組織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規范化建設,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成為哲學社會科學優勢學科;健全完善評價標準,構建有利于激發各方面積極性,全面系統、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綜合評價體系;建強獨立二級機構,重點建設一批馬克思主義學院。
問:《計劃》的重點建設內容是什么?
答:一是以統編教材為基礎,建設思想性、科學性和可讀性統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立體化教材體系。二是切實提高專職教師整體素質,建設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人才體系。三是積極培育和推廣優秀教學方法,建設理念科學、形式多樣、管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體系。四是努力強化實踐教學,建設與課堂教學相互促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體系。五是努力建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形成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引領、相關學科為補充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科支撐體系。六是堅持管理與激勵并重,建設導向明確、系統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評價體系。七是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建設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條件保障體系。
問:《計劃》在組織領導方面有哪些要求?
答:中宣部、教育部負責《計劃》的組織實施,定期研判形勢,及時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結對對口支援計劃。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建設。各地宣傳、教育部門要研究制定落實《計劃》的詳細實施方案。高校黨委書記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第一責任人,黨委書記、校長和分管校領導要切實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優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優先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真正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學校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建設地位。
問:下一步如何推動《創新計劃》的貫徹落實?
答:充分運用各種宣傳途徑,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改革創新的良好輿論氛圍和工作態勢。圍繞《計劃》各板塊專題內容開展研討,適時召開研討會,總結、推廣理論和實踐成果。要求各地各高校制定本地本校實施計劃,把《計劃》各項任務落細落小落實。把《計劃》的貫徹落實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項督查的重要內容,加強督導檢查,推動各地各高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水平。
《中國教育報》2015年10月23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