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產業信息技術產業或信息產業。一般指從事信息技術、設備、產品的生產以及提供信息服務的產業部門的統稱。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縮寫,意為“信息技術”,即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手段實現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顯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關技術,主要包括傳感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縮微技術等。信息技術作為科學技術領域發展最快的門類之一,其重要作用已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重視,并成為維護國家安全、增強綜合國力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個新興產業,IT產業正在或已經成為各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帶頭產業和支柱產業。一般認為,美國經濟學家費里茨·馬克盧普(F.Machlup,1902—1983)于1962年提出的“知識產業”概念,基本上反映了信息產業的主要特征。1977年,美國經濟學家馬克·優里·波拉特(M.U.Porat)正式提出信息產業的概念。它是一個行業多、領域寬、涉及面廣的產業群體,包含內容十分廣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其外延還在不斷擴展。一種觀點認為: 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 信息設備制造領域,包括計算機硬件、通訊機械、廣播設備與裝置等;(2) 信息生產加工領域,包括新聞、出版、軟件開發等;(3) 信息服務領域,包括咨詢業、廣告、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心、檔案館等;(4) 信息傳遞領域,包括電訊、郵政等。另一種觀點則將其分為兩大部分: 一是信息技術與設備制造業,其產品是進行信息的采集、傳輸、存儲、加工的生產資料;二是信息資源與信息服務業,即從事信息的收集、傳輸和加工處理,生產信息產品的部門,也是將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有機聯結起來的紐帶。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IT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我國黨和政府的重視。1998年3月召開的九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成立信息產業部,這既標志著我國對信息技術產業認識程度的提高,又標志著我國信息技術產業已在國民經濟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共十六大明確提出: 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和社會領域廣泛應用信息技術。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進步背景下,加快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
?。ㄉ鲜鲛o條引自奚潔人主編:《科學發展觀百科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