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亦稱“經濟(或產業)的生態化轉型”。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物產生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經濟模式的根本變革,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傳統經濟是“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直線過程,創造的財富越多,消耗的資源和產生的廢棄物就越多,對環境資源的負面影響也就越大。循環經濟則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通過調整結構、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等措施,大幅度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物排放、提高生產率。其基本特征是: 在資源開采環節,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在資源消耗環節,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廢棄物產生環節,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在再生資源產生環節,大力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舊資源;在社會消費環節,大力提倡綠色消費。
(上述辭條引自奚潔人主編:《科學發展觀百科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