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杰,漢族,2000年10月生,共青團員,法學院法學專業2019級學生。參評學年學分績點4.39,綜合測評排名11/212。現已推免至西南財經大學法學專業攻讀研究生。
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第五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比賽四川賽區冠軍、四川省“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主題知識競賽活動團體一等獎、第七屆學生“飛翔獎·勵志成才獎”等,在國家級刊物《中國律師》2023年第1期上以第二作者身份發表論文1篇。
座右銘:珍惜光陰,感恩善意,以拼搏為舟劃向夢想彼岸。
命運,沖破世俗枷鎖
人生最初的滋味,對我而言,是苦澀。因早產降臨人世的我全身發紫,沒有自主呼吸,生死就在一線之間。醫生為難地問:“這孩子缺氧幾分鐘了,就算救活了估計也有后遺癥,你們確定要堅持嗎?”我的父母毫不猶豫給出了肯定回答。在經歷數月的緊張治療后,本以為逃過一劫的我,終究無法逃脫命運的捉弄,三歲時因步態異常被診斷為腦癱。
神經系統障礙讓我在行動、注意力、反應力、定向力、想象力及情緒控制等方面備受困擾。生活瑣事常常讓我手忙腳亂,一時失足跌倒亦是常態,數學上最簡單的幾何問題都能讓我束手無策。盡管困難重重,父母始終守護在側,陪我度過無數個難熬的日夜。在家人、朋友的鼓勵與支持下,我奮發向前,終于考上家鄉城市的最好高中。
由于運動能力受限,在獨處的日子里,我慢慢養成了思考的習慣,親身的體會讓我對社會中弱勢群體的困境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法律追求公平正義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激發起我對法學的濃厚興趣,也為后來大學的專業學習奠定了基石。
成長,拼搏改變人生
2019年的夏天,我考入了西南石油大學社會工作專業。我深知大學時期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階段,因此我不敢懈怠。一方面,我認真學習社會工作專業的基礎知識,體會其“助人自助”的精神內核;另一方面,我也下定了轉入夢寐以求之法學專業的決心。大一下學期,我如愿轉入了法學專業,我在跟班學習的同時,刻苦彌補落下的專業基礎,轉入當學期即取得4.35的績點,位列年級第四。大二上學期,我在沒有經歷系統憲法學習的情況下,憑著以往對憲法知識的樸素認知和積累,在校內選拔賽中取得第一名,代表學校參加了四川省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比賽,獲得省冠軍,并取得代表四川省參加國家級比賽的資格。此后的大學生活中,在家人、朋友的鼓勵支持和醫學技術的幫助下,我克服了間歇出現的抑郁、焦慮等情緒異常,努力將績點和綜測水平保持在年級前列,取得了校級以上榮譽獎項十余項,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一篇,推免到了西南財經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為本科生涯畫下了圓滿的句號。
微夢,成就星辰大海
正因飽嘗過心靈上孤立無援的滋味,我更能感受到那一雙雙從黑暗中伸出援手的難能可貴,更加珍惜每一段友誼,感恩每一次來自于社會的慷慨相助,也下定決心將愛心傳遞下去,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我參與了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堅持每月為“腦癱兒童滋養計劃”捐款,加入了校青志協,希望為同樣遭遇困境的人們盡一份綿薄之力。除此之外,我也試著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我加入了校法律援助站,在擔任負責站內專業培訓工作的研培部副部長的同時,每周到校外值班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文書代寫等服務,負責援助勞動爭議案件一起,幫助勞動者追索勞動報酬共計20000余元。
“人生是一場修行”,沒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麗的。我將以更多的毅力和決心,來面對未來專業上更加深入的學習研究,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正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所言,他希望,在人生的盡頭回首往事之時,既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只要如此,便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