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安東講壇第26講于我校圖書館學術報告廳順利舉辦,本次講座的主題是“新聞現場沖鋒,記錄鏡頭下的第一視角”。活動由香港鳳凰衛視高級記者、資深媒體人黃芷淵以及曾被李克強總理接見的經濟日報資深記者郝立東主講。我校藝術學院2012級校友杜宇主持了本次活動。
第一演講人黃芷淵,曾親臨香港行政官選舉、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俄羅斯總統大選、G20國家領導人會議、港珠澳大橋開通運營等重大新聞采訪現場。她強調采訪時要抓住鏡頭下的第一視角,以“國際所需,個人所長”的態度做好報道。
她說到:“作為一名記者,我們應本著不做假新聞、堅守行業操守等原則踏實本分采訪。媒體對新聞事件的了解,沖在現場前鋒的一定是記者,重中之重就是要抓住鏡頭下的第一視角,我們掌握著新聞事件以外的人所了解的第一手資料,而我們隨時面臨著許多突發情況,這就相當考驗記者的隨機應變能力。”最后她贈予我們一句臺訓: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棄,到了最后一刻更不放棄。
第二演講人郝立東同樣也見證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歷史性時刻,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副局長的廖義文曾評價他是唯一值得請功的記者,更有李克強總理親自接見過他。
郝立冬的演講主題是“新聞記者一定要沖鋒在前“。他重點分享了自己在汶川大地震和蘆山大地震中的經歷。“山區的情況異常惡劣不時有余震發生,但我和我可愛的戰士們在一起一直堅持到了最后。”他這樣講到,“身為記者,我們應該深入現場,與現場人民同甘共苦。”當他向我們展示地震的災難現場照片時,同學們為之驚嘆,看到了新聞背后另外的故事。他說∶“在看到災難現場時,此時的我更多的不是記者,我更希望能夠更多的幫助到那些受難的人以及受難人家屬。”
現場的互動環節,同學們都積極舉手提問,主動與老師交流想法。黃芷淵和郝立東也耐心為多位學子解答了關于如何面對與自己地位相差懸殊的人物進行采訪,如何從主播轉變為記者等多個問題。
安東講壇致力于打造學生喜歡的講座,積極推動高端學術、高雅藝術、傳統文化、先進科技等進校園,旨在幫助同學們開闊視野、博采眾長,促進大家全面成長。本次講座通過主講人的分享讓大家聽到未曾聽過的故事;讀到未曾讀過的真相;看到未曾看過的事件,讓在場聽眾對新聞有了別樣的認識。
來自2018級理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雷國隆在講座后收獲頗豐:“黃芷淵老師的閱歷很豐富,郝立東老師在巨大的困難面前依然堅持。更重要的是,通過本次講座他們也教會我們做一個好人得要有良心,兩位老師都是我們的榜樣,這讓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大學生全媒體中心 文/陳浩元 黃梅 郭爽 陳星會 馬威,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圖/王月)

黃芷淵分享采訪經歷

郝立東分享采訪經歷


同學向兩位老師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