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南充!“萌芽逐光”隊感念川中石油情
為了探尋大學精神與石油精神之間的紐帶傳承,由黨委組織部、黨校和檔案館聯合指導的“萌芽逐光”暑期實踐隊赴西南石油局采氣二廠紅色教育基地、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參觀學習。
油龍氣虎!走近元壩氣田
6月20日,“萌芽逐光”隊前往西南石油局紅色教育基地,采氣二場講解員胡世家帶領大家參觀學習。隊員們首先來到川30井的碑銘下,感受43年前川30井結束我國地質部“只探不采”的光影,加強學習新時代苦干實干的石油精神。隨后,大家跟隨講解員觀摩學習采氣生產流程,并參觀了潘志鋼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學習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
隊員楊衡彬表示:“匠心筑夢,技能興川;海相壯氣,產業報國。這是四川工匠創新工作的理念,是1979年在川30井下打響每一層射孔的果敢,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上點出的12種最具有代表性的精神,賡續紅色精神血脈,傳承老一輩川油魂。”
龍井木蘭!探尋校園石油魂
6月21日,“萌芽逐光”隊前往西南石油大學(南充校區)尋找建校的精神來源。從屹立63年的火箭樓到石油魂的雕塑,一座座標志性建筑講述著一個個艱苦奮斗的時代。實踐隊員們探尋著石大人建校之初的歷史足跡,感受著深藏于校園中的石油精神,拂去川中石油會戰的舊塵,往昔的建校精神已伴隨一代代校友遍布祖國的每一個角落,為祖國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隊員龐艷超表示:“行走在南充校區,能夠感受到這所校園的每一處角落所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能夠想象到58級校友們返校的場景,一定飽含回憶與感動。我們每一名隊員都是連接成都與南充兩校區的紐帶,其中蘊含的石油精神也會隨著我們的腳步傳唱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上一條:前往遂寧!“萌芽逐光”隊找尋石油初心 下一條:打卡成都站!“萌芽逐光”隊重走川中石油路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