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化工院舉行化語大講堂之“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專題講座2021-05-14 作者:楊家浩 編輯:陳剛 審核: 瀏覽:[]
為進一步提升廣大大學生的“生態價值觀、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生態文明素養”,做好日常垃圾分類。5月13日,化學化工學院在明辨樓c205開展“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專題講座,本次講座邀請到成都市人人安康社會發展中心主任徐恬擔任主講人。 徐恬分別就“垃圾分類的意義級如何正確分類”和“生態環境污的危害級健康飲水知識”兩個板塊為主要內容一一展開。首先,徐恬概述了垃圾分類在我國的發展情況,列舉了一系列的垃圾分類處罰條例。其中,她詳細介紹了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辨別方法和處理方式。之后,徐恬從飲用水不合格的危害引入,講述了垃圾的填埋對于水質的影響,向同學們介紹了在生活中如何飲水能讓身體更加健康,并為大家演示了一系列實驗。 講座最后,徐恬呼吁同學們能夠將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給同學和家人,讓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的意義,她表示:“希望同學們能思考這些知識的實際用途,能夠把這些環保理念運用到現實生活之中,為我國生態環保的建設出自己的一份力”。 活動結束后,化工2020級曹雙燕同學表示:“經過此次講座,我深受啟發和教育,對垃圾分類的重要作用以及綠色中國的環保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能在今后生活中踐行今日所學”。 據悉,本次活動旨加強對大學生生態環保意識教育的力度,推進高校生態文明文化可持續發展。做好環保知識的普及和主題實踐活動的組織,在不斷的社會實踐中樹立大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將綠色教育、綠色文化等作為方向,培養具有高度生態文明素養的“綠色”人才。 (圖/楊一 文/楊家浩) (審核:陳剛)
圖1 徐恬為大家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圖2 講座現場 上一條:化學化工學院舉辦“和諧社會,健康同行”健康知識講座 下一條:四川路橋“安全工程”訂制班學員開展戶外拓展訓練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