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十多年,還不夠
發布時間:2011-08-24 撰稿: 編輯:jww 審核: 來源:
2008年5月12日,陳良浩作為自評專家在南充校區檢查評估準備工作,原本約定的檢查時間是下午2:30,但是陳良浩考慮到檢查工作要做的細致就要多花時間才行,于是他沒有午休,不到2點就來到了第二實驗大樓二樓的力學教研室開始檢查試卷,地震發生的時候陳良浩還在自習檢查試卷,直到第一波地震之后才跑到樓外。 幫助年輕教師成長責無旁貸 兩次采訪陳良浩的時間都因為他要去聽課而提前結束,回憶50多年的工作經歷,陳良浩說他最大的遺憾是上課上少了,現在他要盡量多安排時間去聽課,尤其是聽年輕教師的課,給他們提意見,幫助他們站穩講臺。 陳良浩認為只有對所講授的內容吃透,有責任心,真正愛護學生,同時注重教學方法的老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每當聽到教師課講的好的,他會馬上給教師所在的院系打電話,提出表揚;聽到有問題的,他也實事求是的和上課的教師交流看法,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陳良浩說,只要你是在真誠地幫助他們,他們就不會感覺你在挑毛病,也不會反感,接受起來也就容易的多。得到陳良浩指導和幫助的年輕教師很多,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成長為教學的骨干,并深受學生歡迎。 做個活到老學到老的讀書人 不論做學生,還是當老師,陳良浩對學習的認真態度和長期的堅持都讓他身邊的人深有感觸,周圍的朋友都用“讀書人”來形容他。在留蘇學習期間的全優成績,到48歲自學復習英語通過國家考試,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威士康辛大學進修,不論是出差在外還是工作之余的閑暇,只要有一點時間,陳良浩就會拿出書來看,高等數學、物理、英語、俄語、機械、軍事……無所不包,每天堅持看書學習已經是陳良浩的 |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上一條:李教授的三個愿望
下一條:李士倫教授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