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網信中心第三工會小組開展了一場以“弘揚教育家精神,鑄就師德新風尚”為主題的特色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分享教育家的感人故事和先進理念,激發教職工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責任感,進一步提升師德師風建設水平。
活動在溫馨而熱烈的氛圍中拉開帷幕,首先由工會主席張瀚月主講,她深情講述了我校出版的《教育家精神與石油報國》一書中,關于趙敏老師的感人故事——“眼里有世界,心中有中國”。趙敏老師是80年代四川省赴海外留學的1000多名學生中,毅然選擇回國效力的24名學生之一。回國后,她不僅投身于學校建設,還積極助力燃燈小學等基層教育的發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崇高理想。張瀚月老師的講述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大家紛紛為趙敏老師的高尚情操和無私奉獻點贊。
隨后,進行了教育家精神茶話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職工們紛紛打開話匣子,分享了書中自己接觸過或熟知的教育家們生平故事、先進教育理念以及自己的切身感受。大家也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深入探討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踐行教育家精神,提升自我、服務師生。張桂力老師特別強調了擁有一顆感恩之心的重要性。他提到,教育家們之所以能夠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們內心的感恩之情——感恩國家的培養、感恩社會的支持、感恩學生的信任。正是這份感恩之心,讓他們在教育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努力成為更好的教育者。作為新時代的教職工,我們也應該常懷感恩之心,珍惜眼前的一切,用心去感受和珍惜與學生、同事之間的每一次交流和合作。同時,我們還要將這種感恩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活動不僅讓教職工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家們的崇高精神和偉大情懷,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共同提升的平臺。網信中心將繼續舉辦類似活動,深入挖掘和傳承教育家精神,共同營造風清氣正、和諧向上的教育環境。

主題活動現場

張瀚月老師講述教育家精神

張桂力老師交流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