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黨的十八大進一步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嘹亮號角。莊嚴的中國宣示,承載著中國人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殷切期望,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把握時代脈搏、從“文化大國”走向“文化強國”的堅定決心。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核心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文化改革發展走什么路、朝著什么樣的目標邁進這個帶有方向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現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的唯一正確道路。十八大報告報告立足“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行了新闡述,作出了新部署。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深刻領會和全面把握其豐富內涵。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正確處理弘揚主旋律和提倡多樣化的關系、教育人民和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關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有效引領社會思潮,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影響,不斷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主流思想文化。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
文化發展的動力來自于改革和創新。改革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必由之路,創新是實現文化繁榮興盛的制勝之道。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黨中央作出的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決策。從黨的十六大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明確劃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到十七大提出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從初步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到調整文化產業結構整合文化資源;從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到加大文化惠民重點工程建設力度,全國各地形成了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局面。當前,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按照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目標方向,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推動文化創新,要牢牢把握正確方向,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提倡學術民主和藝術民主,創造更多理論創新和文藝創新作品;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以改革創新精神貫徹落實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四大任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文化強國建設的靈魂。核心價值觀決定文化立場、文化取向和文化選擇。如果沒有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引領,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張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會喪失賴以依存的精神紐帶,就無法形成統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動。正是基于全局和戰略考量,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文化強國建設的根本任務。道德力量是國家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十八大報告深刻把握新形勢下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重大意義,對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提出新任務新要求。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時代新風;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積極構建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與時代精神相統一、與文化強國建設目標相呼應的道德和行為規范體系。
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強國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進步文化,都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文化產品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這就要求加快建立覆蓋廣泛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切實保障城鄉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積極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養;發展格調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是文化強國建設的主旨和要義。發達國家經驗表明,文化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桿,而且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與整體實力。要按照十八大要求,堅持文化事業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原則,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不斷提高我國主流媒體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增強中華文化吸引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中華文化在世界舞臺上贏得理解和尊重,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創造更好的國際環境。
(作者:袁北星,系省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